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石油和化工科技獎勵授獎與第三屆科技成果推介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技術創新推動委員會成立大會”上了解到,兗礦集團的“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的最高獎——科技進步特等獎。
該獎是兗礦集團在石油化學行業獲得的第一個特等獎。兗礦集團的“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是兗礦集團與華東理工大學共同承擔的國家“十五”863課題,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水煤漿氣化技術,并使其實現產業化。
新型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商業示范裝置、配套生產24萬噸甲醇、80MW中低熱值煤氣燃氣—蒸汽聯合循環(IGCC)發電項目于2003年5月1日開工建設,2005年10月投入運行。2005年12月11日至18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對在兗礦國泰化工有限公司建設的新型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示范項目進行現場168小時的運行考核,并于2006年1月對該項技術進行鑒定,認為該項技術處于水煤漿氣化技術的國際領先水平。該技術在煤基化學品、煤基液體燃料、燃料電池等多種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該獎是兗礦集團在石油化學行業獲得的第一個特等獎。兗礦集團的“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是兗礦集團與華東理工大學共同承擔的國家“十五”863課題,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水煤漿氣化技術,并使其實現產業化。
新型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商業示范裝置、配套生產24萬噸甲醇、80MW中低熱值煤氣燃氣—蒸汽聯合循環(IGCC)發電項目于2003年5月1日開工建設,2005年10月投入運行。2005年12月11日至18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對在兗礦國泰化工有限公司建設的新型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示范項目進行現場168小時的運行考核,并于2006年1月對該項技術進行鑒定,認為該項技術處于水煤漿氣化技術的國際領先水平。該技術在煤基化學品、煤基液體燃料、燃料電池等多種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