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海南農墾天然橡膠產業“走出去戰略”再結碩果。6月29日下午,海南橡膠集團與塞拉利昂共和國政府在海南三亞簽約,將成立合資公司,計劃共同發展天然橡膠和水稻種植加工項目,這也是省農墾集團邁向千億元企業集團發展的重要一步。
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定之會見了塞拉利昂共和國總統歐內斯特·巴伊·科羅馬一行,并共同為項目證簽。
蔣定之表示,海南十分重視與非洲的關系,與多個非洲城市建立了友城關系。海南還是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的永久舉辦地,為推進中非友誼搭建了重要平臺。此次合作對增進雙方的互利共贏極具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相信在雙方的推動下必將成為中塞項目合作和兩國友好交往的典范。他指出,省委省政府對項目高度重視。海南將派出優秀的管理團隊和技術人員,做好項目的生產經營等各方面工作,并充分尊重塞國法律和風俗,依法生產、合規經營。同時,希望塞國政府為項目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共同推動項目順利開展,更好地回饋與當地社會和人民,實現雙方互利共贏。
科羅馬說,海南與塞拉利昂有許多相似之處,雙方有非常大的合作潛力。塞國正在執行一個繁榮綱領,在各個領域吸引外國投資。與海南的合作將有力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推動農業產業化,促進就業和農村發展,塞國政府十分重視這個項目。他表示,將全力以赴促進項目落地,把該項目建設成為海南在塞投資的范例,帶動雙方更多合作。
證簽嘉賓還有副省長陳志榮,中國駐塞拉利昂大使曠偉霖,省農墾總局黨委書記、省農墾集團黨委書記周公卒等。省農墾總局局長呂勇主持簽約儀式。省農墾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海南橡膠集團董事長林進挺,塞拉利昂農業、糧食安全與林業部長薩姆·塞薩伊,以及項目合作方江蘇建工、中海國際代表,分別在協議書上簽字,擬共同設立合資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美元。
該項目計劃總建設規模為13.5萬公頃,其中10萬公頃種植橡膠、3.5萬公頃種植水稻,并擬建設天然橡膠加工廠、育苗工廠和大米加工廠等,有望帶動當地大量就業。項目此次簽約,標志著該項目進入實質性階段,也意味著海南橡膠集團取得“走進非洲”的先機。
據了解,天然橡膠是國家戰略物資,除現有海南、云南和廣東少部分地區外,我國國內目前幾乎沒有其他適合植膠的區域,天然橡膠產業發展嚴重受限。與此同時,我國自產天然橡膠遠遠滿足不了國內需求,嚴重依賴國外進口。在國內種植橡膠比較優勢逐步喪失、生產成本日益升高的情況下,走出去發展天然橡膠產業是必然的戰略選擇。
近年來,國內大型的天然橡膠企業均已啟動在東南亞、非洲等適宜植膠區域進行戰略布局。因此,本次投資設立境外合資公司將更加有利于海南橡膠集團控制天然橡膠資源,增強公司在國際天然橡膠市場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據介紹,“走出去”戰略已成為國內大型天然橡膠企業發展必然的戰略選擇。塞拉利昂地處非洲西部,多屬熱帶雨林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地資源豐富,特別適宜大規模發展天然橡膠種植。
塞拉利昂政府代表團全體成員,省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省農墾集團副總經理,海南橡膠集團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劉大衛,省農墾總局、省農墾集團、海南橡膠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簽約儀式。
新聞鏈接:
塞拉利昂地處非洲西部,瀕臨大西洋,地處北緯6-10度,國土總面積72,326平方公里,大部分區域屬熱帶雨林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地資源豐富,光、熱、水、土壤等自然條件優越。該國政局穩定,政治民主,政府渴望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該國人口為600多萬,民眾比較溫和、善良、講秩序、守法,社會治安良好。我國于1971年與塞拉利昂建交,建交以來,雙邊關系發展順利,經貿合作歷史悠久。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