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因整體經濟形勢低迷,企業普遍虧損,投資意愿不足……2013年是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建園以來招商引資最為困難的一年。
不過對于眼前的暫時困難,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卻有另外的看法。園區黨工委一位負責人說,“經濟發展的減速,的確會給園區發展帶來影響,但這只會是短期的困難,長期來看,這會是產業園區轉型升級的最好時期。”
承載著攀枝花打造中國“釩鈦之都”、國家釩鈦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攀枝花鋼鐵(釩鈦)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夢想的攀枝花釩鈦產業園,盡管今年上半年,由于產品價格持續下滑、產能釋放嚴重不足等原因,園區發展受困,但攀枝花釩鈦產業園運用市場的力量,加速園區轉型升級,園區產業結構調整卻呈現新亮點。
釩鈦產業園加速轉型升級
急劇上漲的電力價格和新的用電模式進一步優化了園區的產業結構,致使黃磷、金屬硅等高載能產業不得不停產、限產或轉移生產。
“減少的用電量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家高載能企業,從園區長遠的產業結構調整來看,用電量減少未必不是好事。”該園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2011年園區直購電政策停止執行后,園區企業用電采用的是“一口價”模式,2013年電價執行的是0.534元/千瓦時,較原“直供電”高出0.1443元/千瓦時,黃磷、金屬硅等高載能產業因電價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較大,面對急劇上漲的電力價格和新的用電模式不得不限產、停產或轉移生產。1-6月,園區企業累計用電8.49億度,比2012年同期10.31億度減少了1.82億度,同比下降17.65%。
同時,鈦白粉行業產品結構調整呈現新亮點,興中鈦業與韓國企業合作生產脫硝鈦白,鈦都化工目前全部生產脫硝鈦白,價格超過普通鈦白粉,其中興中鈦業含鎢脫硝鈦白價格接近3萬元。
為著眼長遠發展,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還規定,入園企業必須嚴格執行環評和“三同時”制度,杜絕新污染產生。
劍指國家級千億園區
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依托攀枝花豐富的釩鈦磁鐵礦資源于2001年成立,是國家發改委2006年批準的全國唯一以釩鈦命名的特色產業園區,工業區規劃控制面積80.56平方公里,由團山、馬店河、立柯、新能源新材料、安寧、金河、迤資七個組團組成。
園區的發展和壯大,有利于支持國家戰略安全、國防實力提升,為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保障,增強相關產業核心競爭力及國際地位。當前,在建設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爭創國家級經開區等機遇面前,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正全力以赴,通過多種舉措,探索一條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生態環境好的創新開發路子,為國內資源富集地區,尤其是共、伴生礦的科學開發、合理利用資源探索積累寶貴經驗。
據悉,“十二五”期間,園區計劃實現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翻兩番,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一番,把園區打造成產業集約發展基地、招商引資窗口、技術創新平臺,成為1000億元工業園區,擁有10萬居民的東部城市新區,成為具有示范性、帶動性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創新驅動循環經濟發展
攀枝花鈦產業園區去年實現的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8.3%。2010年、2011年、2012年園區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5.1%、36.3%、36.6%。目前,園區鈦精礦、富鈦料和海綿鈦產能均居全國第一,鈦白粉產量占全國20%以上。形成了三條完整鈦產業鏈和幾條鈦產業廢棄物硫酸亞鐵、廢酸、氯化鎂綜合利用產業鏈。
未來,釩鈦產業將建成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長、產品種類最多、全流程鈦工業基地。釩鈦機械制造產業也瞄準建成中國獨具特色的釩鈦鑄鍛件機械加工生產基地。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園區將著力于釩鈦原料提煉、鈦化工新產品和航海、航空、航天級鈦金屬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研發,特色釩鈦鋼鐵機械制造著力于耐磨、耐腐蝕零部件研發、各種大型機械設備鍛鑄件生產研發。
攀枝花鈦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園區將著力實施創新驅動,樹立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的理念,引導企業樹立以市場占有率為核心競爭力理念,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全面釋放園區產能;同時,引導企業樹立創新理念,努力進行生產工藝創新,裝備創新,不斷降低產品成本,不斷增強產品競爭力,鼓勵企業爭創名牌產品。
園區政策>>
六大政策助推
產業園區建設發展
-2007年,《四川省加快工業園區發展指導意見》出臺,第一次以省政府規范性文件的方式提出了加快建設產業園區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基本原則;明確提出要以產業園區建設為載體,加速推進優勢產業集聚發展,努力培育形成規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益。
-2008年11月,在全省產業園區工作會上,明確提出要圍繞“一園一主業、園區有特色”實施產業布局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園區實施“五向發展”,即:關聯發展、成鏈發展、集聚發展、集約發展、合作發展。
-2009年8月《四川省成長型特色產業園區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出臺,進一步把產業園區作為聯動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平臺,實施充分開放合作、主動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
-2009年11月,省政府印發了《四川省產業園區(產業集中發展區)產業發展規劃指導意見(2009-2012年),提出依托產業園區優化工業布局、做強優勢產業、壯大骨干企業、發展產業集群,培育工業經濟新的增長極。
-2010年,四川省經信委又出臺了《四川省產業園區建設發展工作指南》,進一步明確了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基本原則、產業布局調整、產業集群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建設、產業園區主要開發模式、四川產業園區建設總體定位等等。
-2013年7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51025”重點產業園區發展計劃的通知,決定實施“51025”重點產業園區發展計劃,即通過5年的努力,力爭形成5個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的產業園區、10個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產業園區、25個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的產業園區。
專家觀點>>
發達的經濟體中一定有產業集群
邁克·波特
哈佛大學商學研究院著名教授,當今世界上少數最有影響的管理學家之一,開創了企業競爭戰略理論并引發了美國乃至世界的競爭力討論。他先后獲得過大衛·威爾茲經濟學獎、亞當·斯密獎、五次獲得麥肯錫獎。有《品牌間選擇、戰略及雙邊市場力量》、《競爭戰略》、《競爭優勢》等14本著作。
1990年邁克·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首先提出用產業集群(IndustrialCluster)一詞分析集群現象。即在特定區域中,具有競爭與合作關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關聯性的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金融機構、相關產業的廠商及其他相關機構等組成的群體。
產業集群的概念提供了一個思考、分析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并制定相應政策的新視角。無論對經濟增長,企業、政府和其他機構的角色定位,乃至構建企業與政府、企業與其他機構的關系方面,都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法。它突破了企業和單一產業的邊界,著眼于一個特定區域中,具有競爭和合作關系的企業、相關機構、政府、民間組織等的互動。這樣使他們能夠從一個區域整體來系統思考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來考察可能構成特定區域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考慮臨近地區間的競爭與合作,而不僅僅局限于考慮一些個別產業和狹小地理空間的利益。
發展產業集群,我們需要做些什么?
鐘朋榮
著名經濟學家。兼任西北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大學等多所大學教授,從事經濟理論研究近30年,出版專著18部。
一個城市要發展產業集群,首先要進行產業定位。所謂定位,按照美國著名品牌專家里斯和特勞特的解釋,就是在消費者的大腦中要占據一個位置。即通過創造后天產業優勢,使其成為所在區域或城市的名片。而產業集群,最能使一個城市創造出產業優勢。
正是因為產業集群,使紹興迅速成為中國的紡織品生產基地;又正因為有紡織集群的優勢,使紡織在全國甚至在全世界人們心目中有了非常明晰而又非常牢固的定位。既然如此,要投資創辦一個紡織品企業,要采購紡織品進行經銷,要做一個象樣的紡織品設計師或工程師到哪里去?當然去紹興。
這就是定位的結果。
作為一個城市,定位首先是產業的定位;要取得定位的成功,必須發展產業集群。
集群功效將引發多次創新
熊彼特
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
技術創新及其擴散促使具有產業關聯性的各部門的眾多企業形成集群。在成功的創新之后,首先是一些,接著是大多數企業會步其后塵;其次,創新甚至不是隨機地均勻分布于整個經濟系統,而傾向于、集中于某些部門及其鄰近部門。有兩點是極為重要的:首次創新會比隨后類似的創新要艱難得多,一旦突破入門障礙,對后來者的啟迪,包括觀念、認識、信心及行為都有極大激勵;即形成技術創新的群集現象。比如計算機問世后引發的多次再創新和換代產品的周期迅速縮短,正是群集的功績。
園區快遞>>
瀘州醫藥產業園通過評審
入駐企業10余家
四川經濟日報瀘州訊(毛宏記者龐玉宇)昨日,記者從瀘縣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獲悉,瀘州醫藥產業園控規終期成果在日前通過專家論證,此舉標志著產業園建設進入了實質性啟動階段。
據了解,規劃中的瀘州醫藥產業園位于瀘縣經濟開發區城西工業園D區,規劃面積5000畝,按照建設生態化、集約化、專業化現代醫藥產業園的發展思路,綜合培育和開發以生物制藥、醫療器械、現代中藥、保健品化妝品為主的醫藥產業,構建集生產制藥、科研孵化、養生保健、文化旅游為一體的瀘縣產業發展“特區”。
瀘州醫藥產業園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成規模的建設進度,計劃3-5年內引進企業30-50家,實現產值50億-100億、稅收8億-16億元,建成省級現代醫藥產業示范園和成渝合作區重要的醫藥產業制造基地。目前,瀘州醫藥產業園已入駐科瑞德制藥、杏林醫藥、西南醫療器械集散中心、錦云堂制藥等10余家企業。
成雅工業園區
首個產業園開工建設
7月20日,中國西部品牌家居產業園開工儀式在成雅工業園區舉行,成為進駐成雅工業園區的首個開工建設的產業園區。
中國西部品牌家居產業園由成都八益家具集團投資建設。該園區將承擔起全國品牌家居制造產業轉移和產業整合升級的歷史重任,并進一步促進成雅兩地區域合作,培育新興產業集群。
中國西部品牌家居產業園建設包括生產區和生產服務區,涵蓋家具、原材料以及家具機械生產、會展、質檢、研發、物流等行業,將使產業園形成一個綜合實力超大的家居產業集合體。
中國西部品牌家居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1.8億元,占地150畝,注冊資金500萬元,預計將提供800個就業崗位。項目建設投運后,將進一步帶動我市家具生產、原料加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