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9月19日訊,廣東榕泰公告,為進一步推動20萬噸/年油漿綜合利用項目進程,公司與北京中石大乾泰超臨界萃取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中石大新元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分析師表示,該項目盈利前景樂觀,產品將替代進口,預計完全達產后年貢獻業績1.8億元。
引入合作方
該項目采用超臨界萃取方法和梯級分離新工藝,對催化油漿進行加工抽提,生產超高功率碳電極新材料,實現對催化油漿的綜合利用。
協議約定,廣東榕泰總體負責項目運作,包括項目建設和資金以及建成后的經營運作,并以全資子公司的形式運作該項目;北京中石大乾泰超臨界萃取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服務,北京中石大新元投資有限公司協助北京中石大乾泰超臨界萃取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技術攻關,并負責促成與原料供應商簽訂油漿供貨合同,[]保證項目建成投產后所需原材料的供應。
協議還約定了技術使用(服務)費的支付及項目利潤分成、技術服務要求和后續研發技術的權屬等。
2012年11月,廣東榕泰聯合石油大學與揭陽(惠來)大南海國際石化綜合工業園管委會簽訂了投資意向協議書。根據協議,廣東榕泰出資,石油大學提供科技成果和工藝技術,合作在揭陽建設年處理20萬噸油漿綜合利用項目,生產高品質針狀焦及石化下游產品。
公告同時表示,為實現技術研發與市場運營的有機結合,強化中國石油大學在合資公司的科研核心位置,北京中石大新元投資有限公司成為北京中石大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公司將所持北京中石大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83.33%股份中的42.5%按原價510萬元轉讓給北京中石大新元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大學校辦企業)。轉讓完成后,[]公司在北京中石大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為40.83%。
2010年12月3日,公司與北京中石大新元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金惠友創業投資管理中心、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創業服務中心共同出資設立北京中石大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
項目前景值得期待
針狀焦是電爐煉鋼用石墨電極的原料。電爐煉鋼是以廢鋼、合金鋼為原料,用電加熱方法使爐中原料熔化、精煉制成的鋼。[]中國是鋼鐵使用量大國,鋼鐵存量增速快于發達國家,我國電爐鋼的產量將呈逐漸增長態勢。
業內人士表示,電爐煉鋼用的電極分為HP石墨電極、UHP石墨電極。2011年電爐煉鋼對石墨電極的需求量為23.8萬噸,[]國內針狀焦需求量為24萬噸左右,國外需求穩定在75萬噸,全球需求量約100萬噸。
分析師表示,以2011年粗鋼產量6.85億噸為基數,假設粗鋼產量年增長5%,電爐鋼占比年增長2個百分點,噸粗鋼電極消耗量為3.5-3.1公斤,[]預計2015年國內針狀焦需求量為46.3萬噸。
目前全球針狀焦產能約120萬噸左右,中國實際產量不到10萬噸,約60%以上需求進口。針狀焦生產有煤系和油系兩
種原料路線,全球只有美國、英國和日本能生產石油系針狀焦。煤系針狀焦則只有日本能生產。
上述分析師稱,針狀焦是油漿綜合利用的核心項目。由于針狀焦的生產技術難度較大,因此正式投產的時間具有不確定性。但項目盈利前景樂觀,[]產品將替代進口,預計完全達產后年貢獻業績為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