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聚焦“三農”改革發展,規格之高引人關注,表明中央將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預見,今后若干年政策對“三農”的傾斜力度會不斷加大,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新目標必將加快實現。對與“三農”緊密相連的農化行業而言,如何鼎力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同時借此契機實現自身再發展再進步,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努力破解的重大命題。
糧食安全在此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成為明年重點工作之后,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將其放在“三農”工作的重要位置。此次會議提出,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國人的飯碗要裝中國糧,充分體現了黨中央真正把糧食放在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農民增收和糧食安全是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的核心目標。“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解決好農民增收、農村面貌改善問題,可以說是中國當下最大的政治和經濟課題。
長期以來,我們國家的發展更多體現為城市化進程下農村支援城市的工業化發展,致使“三農”成為“四化同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腿。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背景下,加大政策對“三農”的傾斜就順理成章了。“三農”要發展,糧食要自給,農化行業必須義不容辭地擔負起自己的職責,全力保障化肥、農藥、種子、農膜、飼料添加劑、畜藥等的市場供給,確保產品質量,完善經銷渠道,穩定市場價格,為“三農”大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可以預期,隨著后期相關立體配套政策的陸續出臺,神州大地將迎來新一輪農業大發展的好年景,農化行業做好準備了嗎?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是此次農村工作會議的一個新提法,回應了社會當下的呼聲和期待。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是事關民生的大事,需要農業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從“粗放式”轉向精耕細作,轉向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農業軌道上來。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必然要求農化行業先行先轉,加快產業和產品結構結構的調整,注重開發符合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發展趨勢的緩控釋肥料、水溶性農藥、可降解農膜等產品,同時創新經營模式,提升服務質量。這都要求農化行業更加關注市場需求、重視科技創新,未雨綢繆,及早動手,在淘汰落后產能、退出不環保產品的同時,加快綠色農化的發展。
從此次農村工作會議我們還能洞悉一個趨勢,就是農業環保產業將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迎來更快的發展,這又為化工行業轉型發展指明了新方向。保護青山綠水,建設生態和綠色農業,實現“農村美”目標,需要化工行業在污水和垃圾處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林草產業發展等方面有所作為。
如同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路徑一樣,農業現代化目標瞄準的同樣是國際化市場,這也是此次農村工作會議的落腳點之一。為提速農業國際化步伐,“走出去”、“引進來”發展農業,以及農產品進出口將更趨頻繁,這也為農化行業調結構、轉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思路。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為我們描繪了“三農”幸福美景,愿農化行業領會精神、積極響應、把握機遇。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