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4月28日,201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和全國工人先鋒號名單出爐。記者從全國總工會獲悉,今年共產生全國五一勞動獎狀305個、獎章1218個,全國工人先鋒號1081個,其中石油和化工行業獲獎數分別為29個、81個和96個,所占比例為9.5%、6.7%和8.9%。石化行業五一勞動獎狀占全國總數的比例創5年來新高。
據了解,在今年1218名獲五一勞動獎章的個人中,一線職工和專業技術人員784名,占64.37%,為近年來最高。其中,80后、90后青年職工有105人;科研、教學人員230名,占18.88%;企業負責人87名(含非公有制企業負責人19名),占7.14%。
305個獎狀和1081個全國工人先鋒號集體,分布在各行各業、各個系統。石油和化工行業在眾多行業中表現搶眼,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數量占到近一成,創下了5年來新高。據統計,2009年這一數字為6.3%,2010年未評選該獎項,2011年占總數的7.8%,2012年占總數的8.3%,2013年占總數的7.4%。
全總經濟技術部部長粟斌告訴記者,今年的五一勞動獎評選工作具有幾個特點。一是更加重視從基層一線推選。在今年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一線職工、專業技術人員所占比例達64.37%,為近年來最高,更加突出代表的群眾基礎和廣泛社會影響。吉林吉化建修有限公司東部檢維修一車間班長李永翔、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組長陳靜、防城港南磷磷化工有限公司安全員黃良智(壯族)等,就是石化行業一線職工的典型。
二是獎狀和工人先鋒號集體推薦中注重新興民營經濟中的典型,非公有制企業及其職工占獎狀、獎章的比例分別比去年高出1.45個百分點和0.69個百分點。石化行業的舟山欣欣化纖有限公司、廣西賀州市科隆粉體有限公司、四川省銀河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等榜上有名。
三是技術型、創新型職工和團隊占較大比重,更加突出時代特征。在1218名個人中,專業技術人員有202名,占16.58%;科研教學人員230名,占18.88%;其中技師、高級技師125名,占10.26%;中級以上職稱的509名,占41.79%。尤其是35個勞模創新工作室被推選為全國工人先鋒號,表明近年來各級工會普遍開展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活動,已成為培養產生勞模、弘揚勞模精神、發揮勞模作用的有效平臺。其中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一采油廠任相財工作室被評為工人先鋒號。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