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5月6日訊,015年4月30日,新疆環境保護廳網站發布《中國石化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80億方/年煤制天然氣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公示》,并公布了項目環評報告書簡本。
公開的信息顯示,該項目總投資593.5億元,位于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部的大井產業園內。中國石化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是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按照股比90%:10%合資組建。項目的設計單位包括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中國化學賽鼎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寧波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將采取組合式氣化配置,建設240萬Nm3/h碎煤氣化、125萬Nm3/h粉煤氣化。亞化咨詢認為,隨著采煤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粉煤在原煤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對于運輸不便,粉煤價格較低的地區,煤制氣項目采取碎煤氣化和粉煤氣化組合配置,可以實現煤資源的充分利用。項目還包括80億方/年甲烷化裝置、6萬噸/年硫回收裝置和50萬噸/年焦油加氫裝置等。
本項目擬分設計、采購、土建施工、安裝、試車投產五個主要階段進行,整個階段需交叉進行確保如期建成投產,總建設周期57個月,預計2018年項目全部建成投產。
本項目產生的廢氣通過脫硫脫銷、除塵、硫回收、吸附法、燃燒法等方式處理,實現達標排放。
本項目污水處理場用于處理各裝置排出的生產廢水,污染雨水,生活污水等。經過預處理、膜濃縮、蒸發結晶處理后,回收的RO淡水及蒸餾水回用,結晶的無機鹽組分(鹽泥)外運填埋處置。意味著該項目將實現廢水零排放。
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采取分類收集、處置。含有貴重金屬的廢催化劑送生產廠家回收,無回收價值廢催化劑和污泥填埋處置。氣化爐灰渣和鍋爐灰渣送新疆大唐鼎旺水泥有限公司作為建材原材料綜合利用。
此前的2015年4月8日,國家環保部受理了中國石化新疆煤制氣外輸管道工程(新粵浙管道)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亞化咨詢數據顯示,新粵浙管道包括一條干線、五條支線,長8280公里,總投資將達1590億元,年輸氣能力300億立方米。項目共建設五彩灣、大井、西黑山、喀木斯特、和豐5個氣源點工程。
亞化咨詢研究表明,上述“五彩灣”氣源點對應華能、河南能化龍宇和中煤位于新疆準東的煤制氣項目,“大井”氣源點對應中國石化位于準東奇臺縣大井工業區的80億方/年煤制氣項目,“西黑山”氣源點對應浙能集團準東西黑山礦區的60億方/年煤制氣項目,“喀木斯特”氣源點對應新疆廣匯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喀木斯特區域的40億方/年煤制氣項目,“和豐”氣源點對應蘇新能源位于新疆伊犁塔城地區和豐縣的40億方/年煤制氣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