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訊,5月18日,伊通縣4個超億元項目集中開工,其中項目計劃總投資16.5億元,項目達產后年可實現產值11.2億元。
吉林油田伊通油區石油擴能提產項目,計劃總投資3億元,打井30口,新增產量6萬噸,產能達到60萬噸,產油15萬噸,項目達產后年可實現產值5.5億元,利稅2.1億元;利雅得能源公司石油擴能提產項目,計劃總投資2.5億元,打井20口,新增產量4萬噸,產能達到45萬噸,產油17萬噸,http://www.shiyou168.com/gcxm.asp?class_1=&jzjd=&keywords=%C3%BA&image2.x=39&image2.y=1項目達產后年可實現產值4.2億元,利稅1.9億元;吉林億通商貿物流城開發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新建傳統商鋪、臨街商鋪、美食街、配套生活設施、電子商務中心、會展中心、商務綜合樓、停車場、道路和公共綠地等,項目達產后年可實現產值1.3億元,利稅0.43億元;伊通人防掩蔽工程(地下商城)項目,計劃總投資1億元,新建長540米,寬15米的地下人防掩蔽工程(地下商城),項目達產后年可實現產值0.2億元,利稅0.1億元。
為確保項目按時開工和順利推進,伊通重點落實“五項機制”。組織包保機制。按照縣領導分工,對集中開工項目進行包保,落實責任,靠前指揮。依據行政管理職能,明確每個項目包保部門和責任單位,全程跟蹤指導項目。信息調度機制。每周對集中開工項目進行一次全面調度,掌握進度,為統一安排集中開工項目提供有效信息。會商協調機制。在加強項目信息調度、梳理、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會商協調,有針對地研究并解決有關問題。跟蹤服務機制。各包保部門主動為項目單位出主意、出技術、出人力。做到有求必應,說到做到。各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簡化審批手續,為項目單位開通行政審批快速通道。督促監管機制。定期督促項目單位按照相關法規、制度推進項目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