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巡線工不論風霜雨雪,一年四季奔波在管線上,為保護管道安全,平均每天徒步巡線20公里。 |
![]() |
春秋兩季是沙漠沙塵暴多發的季節,在能見度不到10米的沙塵暴里巡線會讓人感到窒息。然而再大的風沙也阻擋不了巡線員工堅實的腳步。 |
位于天山南麓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里木油田有26條油氣長輸管線穿行在大漠中,總長2300多公里,其中80%的地段穿越沙漠戈壁。這些縱橫交錯的油氣管道,就像塔里木油田的生命大動脈,承擔著油田80%以上的油氣傳輸量。守護這些管線的,是塔里木油田銷售事業部管道隊的近200名管道巡線工。
春秋兩季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沙塵暴多發的季節。在沙塵肆虐的日子里,能見度有時不到2米。為保障管線傳輸的安全,盡管天氣惡劣,巡線工仍要外出巡線。他們佩戴防塵面罩,拿著測量儀,在風沙中深一腳淺一腳地摸索前行。
在沒有風沙的日子里,野外巡線的滋味也不好受。“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句話是大漠戈壁一天溫差變化之大的寫照。在夏季正午,沙漠地表溫度超過50攝氏度,可以烤熟雞蛋。但在早晚兩頭,氣溫驟降,冷得讓人瑟瑟發抖。盡管要面對各種艱苦環境,巡線工始終堅守著一個信念:“要像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管道安全暢通。”
管道使用時間長了要進行清管作業,一般采用在管道中放置清管器的方式進行全程通管,以達到疏通管道的目的。作業中,操作員工必須時刻掌握清管器的準確位置,做好地面監測工作。因人手緊張,每逢清管作業期間,管道巡線工都會自覺放棄正常輪休的機會,堅守崗位。
2010年11月6日,在塔里木油田塔輪長輸管線清管作業中,清管器中的內置發射機電量突然耗盡,地面接收機無法檢測到清管器的位置信號。
面對突發情況,大家沒有慌亂,趴在地上,用耳朵傾聽清管器通過的細微聲響。用這種最原始的監測方法,“失蹤”的清管器又被員工們找了回來。從這一天起,管道隊的員工便沒有睡過安穩覺,大家輪流伏地監聽地下信號,直到作業順利結束。
油氣管線不僅穿越大漠戈壁,少部分也穿越集鎮村莊。巡線工不僅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也要處理好與管線周邊群眾的關系。在和當地維吾爾族群眾的長期交往中,巡線工克服語言不通的障礙,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用真心換來了群眾的理解,換來了千里管道的長治久安。維吾爾族老鄉們都說,這些巡線工,人人熱心腸,個個“亞克西”。(呂殿杰 唐浩 龍江 攝影報道)
![]() |
在克輪線清管作業現場,管道隊員工發揮團隊協作精神,鉚足干勁兒,將重達2噸的清管器送入發球筒。 |
![]() |
檢測人員在沙漠里全面檢測管道內腐蝕情況,對有異常的點做出標記,并及時進行修復。 |
![]() |
管道隊巡線人員向油田管線周邊的輪南鎮、牙哈鄉、墩闊坦鎮等11個鄉鎮的群眾發放管道保護宣傳圖冊,還走進鄉村農戶家中,宣傳《管道保護法》。 |
![]() |
克輪管線鹽水溝隧道是西氣東輸源頭主力氣田克拉2外輸管線的“咽喉”。管道隊增設兩個固定看護點,派出8名固定值守員工進行24小時看護。 |
![]() |
管道隊員工汪梁一家三兄弟都在管道隊閥室值守。雖說三兄弟都在管道隊,但都在不同的值守點,聚少離多。落日余輝中,汪梁帶著狗,遠眺兄弟的值守點。 |
![]() |
克輪管線橫跨5米寬的河面,巡線人員每天兩次住返于管廊架上,進行巡檢。 |
![]() |
午夜時分,在等待清管器通過的時候,跟球員工把睡袋套在身上來抵御刺骨的寒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