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規劃就沒有行動。今后10—20年,是中國橡膠工業邁向世界強國的關鍵階段。面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潮來襲,加快中國橡膠工業轉型升級,建設橡膠工業強國是“十三五”的根本任務。
這是媒體在前不久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技術經濟委員會召開的橡膠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綱要座談會上了解到的,也是與會專家形成的共識。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鄧雅俐、名譽會長范仁德、副會長兼秘書長徐文英,軟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仲雪,以及中橡協各分會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技術經濟專家組長及部分特邀專家,共51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鄧雅俐在致辭中對編制橡膠工業“十三五”規劃提出了要求。她說,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橡膠工業的發展環境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編制“十三五”規劃 指導綱要必須正視行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深層次問題,提出具有戰略性、創新性的新思路、新任務、新目標和新措施。要緊緊圍繞建設橡膠工業強國的戰略總目標, 切實提出一批對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有重大帶動作用的產品、技術、工藝;把重大項目、主要任務與強國目標緊密結合起來,為今后國家支持橡膠行業發展提供 重要依據,切實推進橡膠工業強國建設的步伐。
范仁德指出,去年,該協會花大力氣編制了《中國橡膠工業強國發展戰略研究》,提出今后10年的目標是:走智能制造之路,建橡膠工業強國,爭取“十三五”末(2020年)進入橡膠工業強國初級階段,“十四五”末(2025年)進入橡膠工業強國中級階段。
《中國橡膠工業強國發展戰略研究》是發展的長期目標,在此基礎上編制橡膠工業“十三五”規劃是短期具體實施方案,也是加快橡膠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建 設橡膠工業強國的執行依據。《中國橡膠工業強國發展戰略研究》和橡膠工業“十三五”規劃,與“中國制造2025”國家發展戰略是一致的、同步的,已經成為 行業和協會的奮斗目標和根本任務。
范仁德表示,智能制造是21世紀各種科技革命理論的核心,并已成為發達國家頂級發展戰略。在今年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出實施“中國制造 2025”,是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立足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際需要,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是國家發展戰略。因此,智能制造也是中 國建設橡膠工業強國的必由之路。
據了解,目前,中國橡膠工業智能制造水平較低,信息化項目(如ERP、PLM等軟件)覆蓋率和企業覆蓋率均在30%左右,而且各個平臺之間無縫銜接效果較 差;橡膠企業運用互聯網的意識和能力不足,而互聯網企業對傳統產業理解不夠深入,需要雙方密切合作,促進橡膠工業智能制造發展。
盡管如此,但可喜的是,中國橡膠企業的智能制造已經起步。如軟控股份正在實施輪胎智慧工廠解決方案;青島森麒麟雖然起步晚,但輪胎智能制造起點高、進展 快,有可能成為國內較快實現輪胎自動化生產的企業;雙星集團已經啟動了輪胎自動化生產線項目,大力推廣機器人應用;中策、三角、玲瓏、雙錢、風神、萬力等 輪胎企業都投入人力物力,以期在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方面縮小與跨國公司的差距。此外,摩托車胎、V帶、再生膠、橡膠助劑等產品均有自動化生產線實施成功。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