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10月20日上午,吉林鴻點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煤熱解分級利用制4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在吉林省大安市簽約。簽約儀式上,鴻點化工分別與大安市政府簽署了項目投資建設協議,與上海戊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專利許可、工藝包和技術服務合同。白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化文,大安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出席簽約儀式。
該項目采用上海戊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世界首創的“第二代合成氣中高壓羰化工藝制乙二醇”專利技術,由上海寰球工程公司負責工程設計。項目總投資54.7億,建設投資50.1億元,主要產品乙二醇42.48萬噸/年,汽油3.46萬噸/年,柴油12.5萬噸/年,以及混合烯烴、LNG等。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37.7億元,利潤12.1億元,稅收5億元。項目計劃2018年上半年投產。
裝置所采用的中高壓羰化工藝,其與低壓法工藝相比,可使裝置建設投資節省50%左右,催化劑費用降低50%以上,綜合能耗降低45%以上,噸綜合成本降低1400元以上。加上由于采用多聯產集成工藝,該裝置所產乙二醇噸成本低于2000元,有比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據了解,目前國際油價低迷,短期內難改變,以50美元/桶油價進行評估,石油(EO/EG)路線制乙二醇,噸完全成本約3850元,第一代合成氣低壓法制乙二醇噸完全成本在4000~5000元。
擁有該專利技術的上海戊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國內合成氣制乙二醇技術研發的先行者,在2009年完成了華魯恒升5萬噸/年乙二醇裝置的專利技術轉讓。該裝置采用的上海戊正第一代合成氣低壓法制乙二醇專利技術,于2012年7月建成投產。在華魯恒升5萬噸/年乙二醇裝置投產后,上海戊正沒有急于把低壓法制乙二醇技術繼續推廣獲利,反而是又回到了實驗室及中試工廠。用上海戊正董事長王保明先生的話說“合成氣低壓制乙二醇技術并非真正成熟,只有大型化才是合成氣制乙二醇的出路”。在上海戊正多位頂尖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歷經長達5年的深入探索,潛心研究,合成氣制乙二醇技術終于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第二代合成氣中高壓羰化工藝制乙二醇技術經過了中試裝置長周期運行的驗證。截至2014年底上海戊正已被授權獲得20余項合成氣制乙二醇相關專利,該技術使我國的煤制乙二醇工藝終于首次達到了大型化規模,其最大規模已經可以達到60萬噸的單線產能。可以預見,未來一批采用上海戊正第二代合成氣中高壓羰化工藝技術的項目投產后,必然顛覆現有的乙二醇市場格局,此前上馬或投產的第一代合成氣低壓法制乙二醇項目或將面臨生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