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日訊11月,環保部先后受理了四大煤化工項目:1.內蒙古伊泰2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2.中石化長城能化有限公司60萬噸/年聚烯烴項目,3.中電投與道達爾合資年產80萬噸煤制聚烯烴項目,4.蘇新能源和豐有限公司40億標準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
2015年1月實施新版《環境保護法》以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的審批已經成為新建煤化工項目的關鍵。2015年11月,環境保護部就《現代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征求意見,將有助于煤化工項目在環評階段,就規劃布局、項目選址、污染防治方案、環保技術選型等方面獲得參考依據,提高環評的水準和審批通過的成功率。上述四大項目的環評審批結果,對中國煤化工項目推進將有重要的示范價值。
基于經濟發展和能源安全的需求,以及富煤、缺油、少氣的資源稟賦特點,長期來看,中國發展煤化工是必然趨勢,而實現環保達標排放也是煤化工行業必須完成的任務。新建煤化工項目必須借鑒已有大型項目的成功經驗,通過技術升級和商業模式創新,最終解決環保問題,實現煤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
四大煤化工項目具體情況:()
伊泰項目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總投資320.5億元,建設規模為200萬噸/年合成油。
中石化項目位于貴州畢節市,投資近200億元,主要建設180萬噸/年甲醇、60萬噸/年MTO、30萬噸/年LLDPE和30萬噸/年PP共4套生產裝置。
中電投道達爾項目位于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大路工業園區,總投資238.57億元,本項目主要產品為聚乙烯和聚丙烯,副產品分別為液化石油氣、C5組份、汽油和硫磺等。
蘇新和豐項目位于新疆塔城和豐工業區內,總投資289.97億元,其中環保投資總額為44.82.億元,占總投資的15.46%。項目利用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采用碎煤加壓氣化和粉煤氣化組合工藝,甲烷化工藝采用戴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