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戴著一副眼鏡,一張包公古銅色的臉。一看就是長年受陽光關照的健康色,他沒有白面書生的外表,有的只是樸實無華的無私奉獻;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兢兢業業踏實的工作。他就是出了名的“鐵面包公”茂名石化煉油分部聯合四車間安全員——黃勇。
車間有兩套常減壓蒸餾﹑兩套焦化、一套液膜脫硫裝置,員工200多人。面廣,點多,線長,員工素質參差不齊是車間安全管理的難點。但黃勇對裝置每個部位的薄弱環節,每位員工的素質都了如指掌。他深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煉油企業的特殊性,不允許安全工作有絲毫差錯。
安全知識的“教父”
身為一名車間安全員,黃勇深知道強化安全管理,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多年來,他堅持學習上級制定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法。在他的影響帶動下,員工學習安全知識,在車間中形成了一種自我加壓,自我提升的良好學習氛圍。
黃勇制定編寫全車間各個生產管理崗位的HSE崗位職責。他常常對員工和施工人員說:“‘人人都是安全員’的安全理念揭示了煉油安全生產的本質,更體現了煉油在日常管理中的核心。安全是煉油生產永恒的主題,要實現全年工作目標,就必須從安全工作入手,將貫徹落實“人人都是安全員”的理念作為所有安全工作的切入點。”
他利用每天在開出檢修作業票前對施工人員和生產監護人員進行5分鐘安全知識學習,學習“七想七不干”內容。學習煉油分部制定的“零容忍條款”。講清檢修項目的介質,要注意的安全事項,所需配備的消防器材等等。同時利用車間每月一次的上副班時間組織員工學習安全知識、安全生產法、HSE各項規章制度。
認真負責的黃勇還積極組織職工開展崗位技術練兵和反事故演練,精心制作課件,組織職工學習有關安全各項規章制度,學習事故案例,并結合本車間的實際來去剖析。他每次上課生動多樣,結合實際,既有提問又有考試,既有扣罰又有獎勵。他上安全課不搞形式上的教育,而是要追求內容上的真實。對于提問回答正確的員工給予獎勵,對于聽課不認真回答不出問題的員工進行扣罰。
制度執行的“鐵面包公”
黃勇常掛在嘴邊的是,要讓人人都來重視安全,就要人人都遵章守法,不折不扣地遵守操作規程,遵守安全生產法。他清楚地意識到違章就是走向事故,甚至走向死亡。所以,他在執行制度時敢于“得罪人”,是出了名的“鐵面包公”。每次檢修黃勇往往板著臉抓安全,抓生產,令人望而生畏。
某次,焦化裝置有位員工在監護動火時違反規定,在沒有叫停施工作業人員停止作業的情況下,離開作業現場上廁所,被他知道后狠狠地批評教育了一番,還按規定進行了重罰重扣,在員工中引起了很大反響。還有一次,檢修施工人員開出了作業票,在沒有生產裝置監護人在場的情況下就自行動火割除管線,讓他知道后,立即叫停作業,并沒收了施工人員的作業票。經與上級安全生產部門討論決定,限令該作業人員離開施工作業現場,不得再進入施工作業場所從事本次檢修作業,并按規定罰款了該檢修單位款項,把該單位列入施工單位黑名單。
落實制度的“拼命三郎”
黃勇深刻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他知道企業成于安全,敗于事故。任何一起事故對企業都是一種不可挽回的損失,對家庭、個人更是造成無法彌補的傷痛,所以必須認真履行一名安全員的職責,不搞形式上的安全,而是要追求內容上的真實。
黃勇從當上安全員那一刻起,十多年來風雨擋不住他執著的身軀,嚴寒酷暑奈何不了他堅毅的腳步,他始終靠在生產現場,始終出現在現場,始終監管在現場,真抓實干,不搞虛架子。他來也匆忙,去也匆忙,為解決施工現場安全問題,他從不叫苦。每次大風暴雨來之前他都知通生產裝置做好防止水體污染準備工作,而且他親自到現場,逐一檢查各個排水口排水情況。
去年10月第22號超強臺風“彩虹”在茂名附近登陸,臺風半徑覆蓋了茂名大部分地區。受其影響,煉油廠區內有9到13級大風,并出現了長時間的特大暴雨。是近幾年來最大最猛烈的臺風,當天黃勇為了做好防臺風工作,他24小時留守在裝置內,他一邊組織員工抗擊臺風,一邊穿梭在裝置內,檢查安全隱患,檢查裝置各排水口情況,為防止臺風期間高空墜物傷人,他規定員工在臺風來時不要出去工作檢查,檢查利用監控視頻巡檢。臺風過后,他又安排做好壓縮機周圍的警界,防止高空墜物傷人。
黃勇還是落實科學巡檢的踐行者,多年來他發現大小安全隱患不計其數。今年1月6日10時,黃勇在對一號常減壓裝置進行科學巡檢時,發現渣油泵泵-10密封封油管注入點漏,封油正沿漏點漏出,一旦封油泄漏加大,如不及時處理,當密封損壞泄漏時,會造成高溫介質渣油倒串泄漏著火。由于他的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將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譚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