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剛過30歲生日的劉宗霞下崗了,本想做一番事業的她遭遇了人生中的重大打擊。孤獨、苦悶、失意占據著她的心,看著懷里年幼的女兒,她一時茫然,不知該何去何從。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中石化合肥石油在招聘加油員,她試著報了名并被錄用。“命運為我關上了一扇門,中石化卻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我一定好好干,絕不辜負領導對我的信任!”她暗暗給自己鼓勁。此后的十幾年,她一步一個腳印,不計個人得失努力工作,拼命學習業務知識,經歷了加油員、保管員、站長等崗位。2013年,合肥市區大站銅陵南路加油加氣站即將開業,她通過競聘以最高的綜合得分當選為該站站長。
加油站開業初期,銷售量上不去,劉宗霞心里非常著急。此時,周邊居民因加油站距離小區較近經常鬧事,有時夜間還往站內扔酒瓶,干擾員工工作。面對惡劣的經營環境,她連續幾夜失眠,決定主動“出擊”,采取“內防外治”措施。“內防”,即讓所有員工在夜間清理衛生時帶上安全帽,確保人身安全,在靠近居民小區的位置做好防護措施并進行安全提示,避免進站加油車輛受損;“外治”,即積極和當地社居委、派出所溝通,取得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同時對一些表現激烈的居民,她主動上門耐心解釋,闡明加油站的建設完全符合安全要求,請他們不要有顧慮。還在站內張貼溫馨告示,表示加油站會確保經營安全,盡量減少車輛噪音,對小區居民不會產生安全隱患,并主動留下自己手機號碼。經過不懈的溝通和交流,漸漸的,沒人再往站里扔東西,也沒有再來鬧事的了。經營環境的穩定為加油站增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外部環境問題解決了,劉宗霞又在經營提量上下工夫,帶領員工積極參加“一站一策”增量活動。她一方面組織員工分批前往先進站,現場觀摩、學習其他站增量措施;另一方面結合本站特點,在輕油、天然氣、非油三方面想辦法、做調整。
輕油方面,為減少顧客進店用現金買自助小票加油的時間,她側重引導員工強化IC卡宣傳,倡導持卡加油,從而減少車輛滯留現象。為減輕員工打掃衛生的勞動量,她在每臺加油機上掛置自助小票回收箱,引導顧客主動將自助小票放入回收箱。加油忙時靈活增員,她和員工一起上場加油,大家互相幫助,身上充滿了干勁。
加氣方面,針對不同客戶群體,連續開展加氣優惠活動,她建立客戶微信群、QQ群,利用客戶資源帶動他們對外宣傳油氣站的加氣業務。為客戶帶來實惠的同時,還提升了客戶滿意度。經過努力,該站加氣業務開業半年時間就突破日均1萬方,目前日均加氣量上升至1.5—1.6萬方,忙碌中的油氣站干凈、整潔、有序,顧客贊不絕口。
非油方面,增加熱銷商品和重點商品排面,她將商品的功能介紹打印張貼出來,便于顧客選擇。通過移動推車和員工推銷等模式,讓商品“動”起來,為顧客選購商品節約時間。她揣摩顧客心理,首創了兩問式燃油寶“六連包”銷售技巧,還大力推行開口營銷“三步走”,取得明顯效果,當月該站非油品銷售額就由原月均10萬元上升到19.5萬元。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劉宗霞深知,只有讓員工們通過工作實現自身價值,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她對站內的考核機制進行有效調整,加大非油考核獎勵比重,每月開展站內銷售競賽,對個人銷售位居首位者進行獎勵,樹立標桿榜樣。在她的鼓勵帶動下,員工銷售熱情高漲,不僅愿意在站內多銷售,還主動走出去營銷,積極發動親朋好友購買易捷便利店的特色商品。大家明白,只有提升非油品銷售額,收入才能提高,只有主動營銷,才能換得高收入。有付出就有收獲,在銅陵南路站,普通員工工資常常高出劉宗霞。站里充滿了正能量,大家精神飽滿,愉快的銷售,快樂的工作,你追我趕不亦樂乎,服務顧客的同時也成就著自我。2015年該站非油銷售額突破240萬元,位居所在片區加油站榜首。劉宗霞本人也多次獲得公司“優秀站長”稱號,該站還被評為全省零售線條“銷售和管理競賽先進加油站”、“安全管理先進加油站”。
“我曾經下崗,經歷過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我非常慶幸自己能成為中石化‘中’字號大企業的一員,在這里我找到了自信,找到了施展才能的人生舞臺。對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我特別珍惜。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勇往直前,爭當先鋒!”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她信心滿滿。
(安徽石油 鄒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