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是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管具公司管修車間的工程師,也是一名選聘的群眾安全監督員。工作中她能夠帶頭遵守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以身作則。注重日常安全教育、抓好安全監督、協調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有嚴有愛、有板有眼,大家有事愿意和她交流,大家都說她是“三好”安全監督。
????當好“傳話筒”。徐芳深知,當好一名群眾安全監督員,不僅自己要對上級安全工作精神熟悉掌握,同時還要把各項安全主題活動的精神傳達給職工群眾。隨著“HSE”工作的進一步實施,很多職工對安全作業分析工作有認識不到位的情況,她就結合文件要求,在各班組進行宣傳講解,并為各班組打印了HSE作業計劃書和危害識別卡,講解卡的填寫要求,一部分員工對本人每天確認簽字感到太啰嗦,通過她細心的講解,大家的安全觀念有了改變,對班前安全會的內容聽得認真,改變了勞保穿戴不齊等不安全行為。
????當好“放大鏡”。在做好日常安全監督工作中,她緊緊把握“嚴、細”二字,善于發現生產工作中隱藏的問題。車間的設備種類較多,有起重、校直、探傷、噴焊等共計40余臺,在日常安全巡檢工作中,她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做到臺臺設備必檢。在近日的一次巡檢中,她發現車間的螺桿空壓機油窗顯示油質異常,現場詢問操作手并查看運轉記錄后得知設備未達到換油時間,通過查看設備使用說明書,并用檢測儀對油質進行了檢測,檢測數值超出使用標準0.1個值,立即安排操作手對設備進行了換油,確保了設備的安全運行。
????當好“接力棒”。她積極收集職工群眾的安全建議。車間的十幾個崗位,各有特殊性,車間通過對各崗位進行危害識別分析,編制了各崗位危害識別卡,由各班組在工作中進行識別分析。在一次車間安全培訓學習中,她為車間職工講解管子修理工崗位危害分析,當講到探傷作業時,鉆具探傷職工提出,磁粉探傷作業的危害識別不夠詳盡,在請示車間領導同意后,她并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磁粉探傷作業危害識別,使車間的崗位危害識別卡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車間的搬運崗屬于井上生產作業,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有時需要抓管機工作,有時需要吊車配合裝卸鉆具,搬運工對吊車工作時使用的鋼絲繩上的自制小吊鉤提出了希望能對吊鉤進行安全小改動的建議,以便于更牢固地吊裝鉆具,她根據職工提出的建議,通過車間領導和技術干部的分析研究后,覺得建議可行,她就立即繪制圖紙,送加工車間進行加工,經現場使用后,效果非常好,及時地反映了職工建議,促進了安全生產。(吳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