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在中原油田采油二廠采油管理一區修舊班大院內,筆者在大院東北角見到邵傳江的時候,他正跟“土專家”班組的三名成員,一起在修復“250”型閘門。
邵傳江是“土專家”班組的負責人,參加工作20年來,他有二六項技術創新成果問世,有的在中國石化都叫得響,這些成果產生的綜合效益每年達55萬元。身為普通職工,邵傳江很不習慣“金藍領工作室”這個詞兒,卻對“土專家”的稱號情有獨鐘,一說到“創新”話題,他和班組的故事真夠上一大籮筐。
“早在2012年,區里專門成立了創新工作室,區黨委讓我具體負責,可開始大家熱情很高,但一直能堅持下來的,只有我們這個班。”邵傳江略帶靦腆,對筆者說起“土專家”班組的歷史。當時帶這個班組時,邵傳江就認準了只有創新才能有出路,于是,他利用業余時間,和大伙一起研制成功了電泵電纜長度理論計算,可調式油嘴套等成果兩項成果,雖然這些成果在實際工作中產生了較大價值,但真正讓他名聲大振的,是接下來的這個項目。
由于一些抽油機所處的位置較為偏避,交通不便,抽油機的井口螺栓經常被不法分子破壞,這不僅嚴重地破壞了抽油機的正常運轉,還給生產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怎么辦?區領導只好安排值班人員晚上輪流進行死看硬守,可無奈的是值班人員畢竟有限,面對廣袤而又瀕臨村莊的油區,僅靠值班人員騎著電動車一趟趟去巡井,顯然不是最為理想的防范措施。看到抽油機井口螺栓被盜,區黨委一時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邵傳江還偏偏不認這個邪,邵傳江認為,一名優秀的員工不僅要有兩把“刷子”,還要有兩手“絕招”和不斷創新的意識,既然自己選擇了創新,就要干出個名堂,干出個樣子來,對創新要有一股拼勁和闖勁。他利用業余時間和修舊班同事一起搞創新。在研制井口螺栓防盜器時,在他成功的背后,有著挑燈夜戰、查閱資料、現場核實、反復推敲、苦思冥想、永不服輸……等故事,終于,他成功研制出井口螺栓防盜器,從而避免了井口螺絲被盜的難題。大伙在高興之余,給邵傳江起了個“土專家“的外號
從此,邵傳江的創意不斷,跟班里的其他工友一起,共同研發了十三項有價值的創新項目,其中,抽油機剎車帶改制器”、“安全洗井裝置”等多項成果,已經在全廠推廣使用,累計為企業創效600多萬元,他不僅被破格錄取為高級技師,而且還受到上級黨委的重獎。幾年下來,邵傳江從當初一名“土專家”,發展到全班都是“土專家”,四個人個人以技術全面、高效快捷,成為管理一區“金藍領”團隊的重要成員。
在現場,筆者見邵傳江正在機床前維修抽油機剎車片,他告訴筆者:“現在我們油田很不景氣,在大形勢下,我們班組全面進行修舊利廢,能省的錢,堅決不花!”說到這里,邵傳江現場算了一筆賬,以抽油機剎車片為例,過去只要損壞了,就換新的,一幅片子就要花費100多元?,F在他自己帶著班組同事進行維修,每幅片子成本僅僅需要幾塊錢,就將設備起死回生。今年以來,他和同事已經修好了100多幅剎車片臺,節約近萬元。
邵傳江接著說:“能維修的東西很多,我們只要用心去琢磨,就一定能維修好抽油機,這樣一來,我們再被叫‘土專家’,心里不就有底氣了嗎!”
(中原油田 初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