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處天山的新疆克拉瑪依油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完成甲方交付的任務,常常早出晚歸,忙碌工作到深夜,與時間賽跑,同嚴寒爭斗,安全、高效地完成了甲方下達的工作任務。他們就是奮戰在新疆敦華石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注氣部的中原油田采油二廠新疆項目部將士們。
趙建軍,今年46歲,雖是注氣部的“老大哥”。可大家已領教了他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
3月4日夜里,一股寒流和大風襲擊了采油一廠紅淺井區。正在該井區hD85711井注碳的趙建軍突然肚子疼起來,可他二話沒說一直咬牙堅持到注完碳。直到凌晨3點多鐘,他與另一名員工冒著嚴寒和大風堅持收拾好現場才離開。
趙建軍說:“咱可是二廠人,出門可不能損咱自己的形象!”大家聽罷,都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孫臨洲,個子不高,兩眼炯炯有神,干起工作往往忘記了休息和吃飯,大伙兒送他外號“拼命三郎”。前兩天,公司在采油一廠紅淺井區每天安排2口井的注碳任務。孫臨周授命負責紅淺井區兩臺泵的現場施工。根據紅淺區塊開工早的要求,孫臨周帶領大家總是在每天早上9點之前趕到施工現場。到了現場后,常常是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忙完這口井,又奔那口井。3月3日,孫臨周負責采油一廠4D7020和47019兩口井的現場施工任務。當兩口井都投入正常后,已是下午5點多鐘了,他匆匆扒了幾口飯,就又忙著查看兩口井的現場。晚上,由于兩臺泵人手緊張,他主動留下來上夜班,一直工作到凌晨2點多鐘,他們才驅車趕往128團駐地。第二天早上8點鐘,孫臨周又準時出現在駐地食堂的飯桌上,開啟了新一天的繁忙模式。
在公司注氣部,像趙建軍、孫臨洲這樣的二廠員工,還有很多很多,像默默無語、不知疲倦的邵長青,手腳不停的李成林……
他們牢記自己是中原油田采油二廠人。
他們牢記自己外闖市場的使命。
他們就像北疆戈壁灘上無名的駱駝草一樣,在一望無垠的白雪和寒風中,搖曳著堅強的身姿……
(中原油田 王遠程 李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