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石油工程處于發展“極寒期”,到處缺錢,精打細算過日子成為了大家的自覺行動。項目經理們也“摳門”起來了。
2015年底,河南油建中標了成都某研究院(保密單位)5號試驗裝置鋼結構平臺安裝工程,張紅曉任項目執行經理。項目不大,合同價款不到300萬元。工作內容也不復雜,一是在地下挖個10米深、6米見方的基坑,放置試驗設備;二是在地面上建造3層鋼結構平臺。
小項目,又是低價中標,控制成本才能保證利潤。項目部組建后,張紅曉就發動大家制定控制成本的措施。大家七嘴八舌說上了。
“項目部駐地距離工地只有4千米,沒有必要配通勤車,大家可以步行上下班。”
“材料也是大頭,要貨比多家。”
“挖掘機、吊車這些設備,要依據工作量使用,不能按月租。”
……
可是項目部總要配一輛生產指揮車吧,要不然聯系甲方、到政府部門辦理相關手續也不方便。但張紅曉一算賬,一輛小車的費用每天要300多元,不劃算。他跑到舊貨市場,花600元錢買輛二手電動車,成為了他的“專車”。
騎著“專車”,他跑政府部門,跑甲方辦手續、辦許可,項目很快紅紅火火啟動起來。采購材料時,他和材料員貨比多家,87噸各種鋼材、990平方米鋼鉻柵板節約5.74萬元。
每當他騎著“專車”到工地,工友、甚至甲方代表也打趣他“沒有項目經理的派頭”。他說:“錢都是省出來的!面子不重要,又不影響干好工程!”
現在工程基本完工了,經檢測,他們所干各分項工程均達到了設計要求。合格、優秀的鑒定結論也讓甲方滿意。
(河南油田 王培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