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鉆井二公司技術戰線有這樣一批人,他們日夜兼程,披星戴月;他們雷厲風行,不懼艱難;他們常伴嚴寒酷暑、四海為家,他們工作屢盡艱辛、永不言敗!這就是忠誠企業的石油戰士——鉆井工程師!中原鉆井二公司首屆“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技術發展中心鉆井工程副主任師、高級工程師曾濤,就是其中的一員。
愛崗才能敬業,奉獻才會獲得真知。曾濤在石油工程鉆井一線經過常年的摸爬滾打,磨礪了他那種敢于攻堅克難、奮勇爭先的精神,履職盡責、敬業奉獻的品格。他參加工作11年,承擔或參與了局處兩級科技項目11項,其中獲得局級科技成果獎4項,鉆井二公司級科技成果一等獎6項,發表專業技術論文3篇。2014、2015年度獲得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優秀人才,先后9次獲鉆井二公司青年標兵、青年崗位能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2016年4月又獲得了公司“五四青年獎章”。
在這些榮譽和成績的背后,是對曾濤付出努力和辛勤、追求人生目標的真實寫照……
焦石壩工區焦頁81-3HF井,是中石化涪陵工區頁巖氣二期工程的第一批先驅生產井,也是中原鉆井二公司西南項目承接頁巖氣二期工程中的第二口井,鉆探施工意義重大。可由于同平臺鄰井先期壓裂,導致地層壓力異常,油氣顯示異常活躍,該井面臨著極大的井控風險。曾濤接到駐井督導的任務后,當天就出發了。他奔赴現場后立即開展相關工作,經過開展排查井控裝備、落實井控技術措施、強化班組防噴演練等一系列的基礎工作,使該井隊在井控安全管理方面做到了有備而戰。
誰也沒有想到,焦頁81-3HF井鉆進至3758米時,險情突然發生了,當班司鉆發現全烴值突然升高,15%、30%...還在不斷上升!當班值班人員立即把這一情況報告給曾濤,他反應迅速,果斷在第一時間下達了關井的指令。關井后,節流循環點火口的火焰竄高近10米!曾濤緊盯組織實施壓井,一直堅守在現場,不敢有的一絲松懈。因為他心中知道,一點點的大意,可能就會釀成一場無法挽回的悲劇,給人們帶來痛苦!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經過連日的奮戰,終于點火口火焰逐漸變小直至熄滅,此時,幾天幾夜沒合眼的曾濤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是落地。他擔任駐井工程師以來,幾乎天天盯在井隊現場,在鉆井過程中遇見難題總是會及時思考、出主意、定措施、在技術方面不斷地解難題、攻難關,千方百計地保障了井下安全。
勝利3井,是曾濤在東北市場駐井督導的第一口重點井。該井是一口評價井,地層特殊,上部易坍塌縮徑、下部層位可鉆性極差,累計要鉆穿10個地質層位。中原鉆井二公司技術部門還在該井首次引進了液動旋沖工具,三開井段應用施工的難度較大。曾濤在施工現場,幾乎沒脫過衣服睡覺,天天在井場、鉆臺上觀察,他反復研究前期調研的技術資料,很快掌握了地層構造和巖性特征,他根據井下情況優選鉆頭型號,優化鉆井液性能,經過幾個日日夜夜的嚴盯死守,鉆井速度不斷加快,刷新了多項鉆井新指標,創該區塊單只鉆頭穿過泉頭組新紀錄,為中原鉆井二公司在該區塊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同樣是吉林項目施工的讓平6井,地層井壁失穩、井下掉塊多,因甲方設計缺陷,該井水垂比達0.94,又無技術套管,后期井下摩阻很大。為解決該問題,曾濤在井隊一住就是3個月。完井作業中,他精心督導施工作業,在該井首次嘗試了“鉆具配重下套管技術”,成為中原鉆井史上的先例。辛勞有了回報,由此他參加的《東北地區小井眼長水平段水平井鉆井關鍵技術應用研究》科技項目,獲得中原石油勘探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工作中,曾濤總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只要趕到施工現場,堅持把一口井盯到底。近年來,隨著中原鉆井二公司市場優化調整,他連續在公司川西、西南項目駐井,平均每年駐井長達240天,曾連續駐井105天。在工作兢兢業業的背后,曾濤也充滿著對家人無限的思念,不知道有多少個年頭沒能在家陪孩子過生日,不能分擔妻子的家庭重擔,不能在老人身邊盡一盡孝心。可他卻說,作為一名現場技術工作者,鉆井生產的保健醫生,井隊什么時候需要,就應該義無反顧的沖上去!
曾濤對于自己取得的工作業績,他認為自己今后的成長之路還很長,目前作出的成績與貢獻是有限的,他希望立足崗位更好地發揮專長,不斷超越自己,為公司持續發展再做新的貢獻。
(中原鉆井 賈國慶 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