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WTI)在2月11日創出26.06美元的年內新低后,開啟本年度第一輪反彈,至3月22日盤中創出41.90美元的年內新高,此輪反彈持續時間為一個多月,此后受比利時暴恐事件影響,開始回落。
清明假期之后國際原油開啟了第二輪反彈,本輪反彈時間也持續一個多月,截止5月17日油價突破48美金/桶,5月18日盤中一度觸及48.95美元/桶的年內新高,但很快回落,18日市場高開低走,跌1.44%,19日市場再度低開低走,持續回跌,此輪反彈或就此結束。
此前生意社總編劉心田曾預測50美元是50美元或是上半年油價“天花板”,從近兩天油價的表現來看,印證這一預測。油價在4月下旬突破45美金位置后有所回落,此后在5月中旬再度站上45美金并向上不斷挑戰,但始終徘徊在47-48美金一線,并未有下一步的突破。
劉心田指出,原油上漲步伐短暫止步于50美元,理由有三:一是從原油自身來看,限產協議難達成,而油價在近三個月的回暖提升了產油國增產的動力,伊朗、伊拉克及阿聯酋均表示會增加產量;二是從2月上旬的低位,原油近三個月來已累計上漲超20美元,漲幅高達77%,幅度驚人,短時期內繼續攀升動力有限。三是整個大宗商品市場目前處于回調之中,而作為大宗商品龍頭的另一商品鐵礦石從4月下旬開始不斷暴跌,短短一個月的跌幅已近30%,在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已經改變風向的同時原油很難獨善其身。
劉心田預測,5月份國際油價沖高或告一段落,5月下旬或隨大勢回調,但回調幅度不會太多,45美金仍是短期較強支撐位。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