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萬噸/年合成尾氣制乙二醇節能項目自技改完成后,已穩定運行13個月,日產乙二醇150噸以上,產品質量優等品率達95%以上,且符合聚酯行業要求。這個曾長達3年虧損運營的項目終于扭虧為盈。這是中國化工報記者從7月6日舉行的中科遠東乙二醇技術現場考察交流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據山東華魯恒升乙二醇項目負責人張永昌介紹,該項目于2012年5月建成投產,但裝置開開停停,極不穩定。自2012年5月投產至2013年3月,乙二醇合計產量僅為1080噸。同時,各項消耗較高,噸成本高達12052元,產量低、質量差,只能進入低端市場。談及項目初期存在的問題,張永昌說:“主要存在四大問題,一是流程設計存在缺陷;二是工程化經驗不足;三是工藝包數據與實際運行差距大;四是催化劑產率低。長達3年的虧損運營,建設部門和生產部門承受著巨大壓力。”
2014年5月,該項目采用寧波金遠東石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偶聯和加氫催化劑,對原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改造,重點改造內容為循環酯化偶聯系統、加氫系統以及全方位改造EG精餾系統等一系列措施。自2015年5月重新開車至今,項目裝置高負荷連續、穩定、安全運行,產品質量優等品率達95%以上,已成功運用到聚酯行業。與此同時,該項目還引入硝酸還原、尾氣回收等技術,使化工物料消耗大幅度減少,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同時減少了廢水、廢氣排放量,降低了后續環保處理費用。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