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走進安慶石化廠區,數千名各類檢修工作人員正在如火如荼的緊張作業。在安慶石化巨大的裝置映襯下,大家各司其職,嚴謹有序。
“廠區嚴禁煙火,廠區車速每小時不準超過30公里,必須勞保著裝……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大家能不能做到?”
“能!”
從清晨的“安全喊話”,物供中心的楊健便開始了他一天的安全監管協調工作。
責任就是使命
廢舊催化劑轉移處理是公司今年大檢修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此次大修將有3個作業部更換近1400噸催化劑,這些催化劑含有貴金屬,且常態下有自燃的安全風險,必須用專用的集裝箱密封儲存,及時轉移到江西贛州專業公司處理回收。由于6月21日國家環境保護部發布了2016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將廢催化劑由原先的HW46類別調整為HW50類別,自2016年8月1日起執行,這就意味著廢催化劑的轉移工作原則上要在8月1日前全部完成,否則將會面臨違法轉移的風險。新的國家《環境保護法》對固體危險廢物處置有嚴格的要求,轉移計劃需省級環保部門審批,處置轉移難度大、要求極為嚴格,涉及申請、接卸、轉運等多個環節,稍有差池,就會影響裝置大修進度,甚至給安全和環保工作帶來極大的被動。
艱巨的任務,落實到物供中心,當仁不讓地落到楊健的身上,他主動協助領導提前籌劃——當得知贛州公司的資質證書5月18日到期,需辦理新證后才能向江西、安徽兩省的環境保護廳申報轉移申請時,他主動提前與貴金屬公司、回收單位協調,提前督促申報,及時與生產部、安全環保部對接落實預案,實時跟蹤新證辦理及申請江西省廳轉移批復進度,通過不懈努力終于在7月15日拿到江西省廳轉移批準手續,第二天安徽省廳批復也如期拿回,為公司卸出的催化劑7月19日能夠同步裝入集裝箱并及時運出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實干為了安全
為確保催化劑輸轉過程的安全,楊健早早就介入整體統籌工作,對作業內容、作業環境、作業風險以及作業流程等方面做了詳細全面地了解和安排。為做好裝卸作業安全監管協調工作,確保各個環節不出錯,他以作業部卸催化劑進度為核心,想方設法提前做好相關安全教育、現場監管與協調工作,合理安排人員與運力。
現場卸劑工作正式開始后,每天都雷打不動地“守”在現場的楊健,要按卸劑進度精確計算車輛和集裝箱數量,與運輸單位、裝卸單位協調好運輸路途、接卸、裝運時間,滿足轉運需要。及時辦理門禁相關手續,安排專人帶車往返計量磅房進行空車、滿載計量。裝卸現場地處干道旁邊,工作空間狹窄,來往車輛和行人多,安全風險大,嚴謹細致的他,為避開高溫時段作業的安全風險,每天6點多鐘最早趕到現場,乘天涼搶抓進度,中午常常顧不上吃飯,身上的工作服反復的汗濕布滿了汗漬鹽霜,直到最后一輛車計量出廠,和同事們一起把裝車現場清掃干凈后,楊健才放心的離開,有時已是滿天星斗。
堅守鑄造精神
“干,就要干好。”這是楊健的精神追求。在領導崗位工作如此,從領導崗位退下來還是如此,這是還不到一年就要退休的一名老黨員的執著追求,他用實干精神詮釋了一名合格黨員的價值。
作業現場中的楊健,穿著藍色的工裝,一個系著毛巾的挎包不離身,包里的工作記事本上寫著安全教育要求、工作聯系號碼、夾著車輛進出通行證等,還有風油精以及應急救助的人丹和十滴水,這種裝備儼然是一名指揮員,又仿佛是一名隨時準備作戰的士兵。連續的加班,楊健瘦了,也黑了,嘴角和鼻翼都起了火泡,鞋底也被高溫的路面烤脫了膠。有人看他那么辛苦,勸他說,裝車的人員和運輸車輛駕駛員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游擊隊員”,你都是要退休的人了,找個陰涼的地方歇著就行了。深知安全之重的楊健卻憨笑著說:“檢修可不是鬧著玩的,安全工作馬虎不得,就是明天退休,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崗!”
“今天裝了66箱,共7車,124噸廢劑……”從現場回來,楊健顧不上喝口水,在辦公桌上認真記下檢修工作日志,籌劃著第二天的工作……
截至目前,已裝卸廢舊催化劑1361噸,721箱,共43車,來回86趟次。
自安慶石化大修開始以來,物供中心廣大干部職工用智慧和汗水確保了物資安全、及時、經濟供應。而類似楊健這樣的黨員干部在保供中更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們身上佩戴的黨徽在大修保供中熠熠生輝,閃耀出奪目的光芒。
(安慶石化 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