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日子看不清未來,一個人也能獨自盛開。
蔡四六的人生軌跡對這句話作了最好的闡述。
蔡四六,安慶石化公用工程部污水處理場污水處理主任技師、中石化集團污水處理兼職教師培訓技師、高級技師,曾獲得全國化工QC小組成果優秀獎、安慶石化”十佳“優秀師徒獎,2016年獲得安慶市優秀黨員榮譽稱號。
板車上的童年
童年是一首歌。
蔡四六的童年是陪著媽媽在板車上度過的。
“沒辦法,沒人帶,母親只有帶著我拉板車。”
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懂得珍惜生活。我無意間觸及蔡四六的童年。
“母親很辛苦!一個女人拉板車!”蔡四六嗓子幾乎哽噎。
可以想象一個畫面,一個孩子坐在母親的板車上或是陪在吃力地拉著板車的母親身邊,眼神中的茫然與無奈,本屬于他的快樂童年……
我再也無法繼續這個話題。
孩子四五個,生活的重負有時候會讓人無法選擇!
童年的時候,蔡四六不僅看到了母親的艱辛,更親身經歷了父親的艱難。
父親是安慶市肉聯廠的搬運工,被宰殺的豬一批批搬到冰庫,又一批批搬出送到市場上,在那個年代,這些都是純體力活,終于,父親因體力透支過多,肺部衰竭而永遠地離開了他飽受苦累的妻子和自己的孩子們。
他永遠記得初二那年母親對自己說的那句話,學習不好,只能和她一起拉板車。那一年,他的成績從全班20名一躍至全年級的第二名。
十八塊五的生活費,七塊錢的最高獎學金對蔡四六來說意味著自己能養活自己,可以減輕家里的負擔。于是,成績優異的他選擇了上石化技校,盡管班主任一再為他惋惜。
一個人的風景需要一個人來欣賞。
童年經歷給了他生活目標,按他自己的話說,我得生活。
是的,他在生活,而且是在認真地生活。正因為這個信念。蔡四六學了一身的“本領”。
精通污水一級、二級處理工藝及深度處理回用;熟練掌握污水處理設備的使用、維護;熟練掌握污水處理各種事故處理方案;能準確判斷污水生產異常狀況原因并處理;能獨立操作、組織污水處理裝置開、停工;精通污泥處理處置 、能編寫裝置開、停工方案;能編寫裝置操作生產規程;參與組織、操作安慶石化水質凈化場開工,使出水達標排放;組織安慶石化水質凈化場污泥處理系統公關,使污泥外運達標;中石化污水處理培訓基地授課教師,培訓中石化系統內技師5期、高級技師3期,參與技能鑒定工作……
一個技校生,身上儲備了這么多的技術能量,他得花上多于常人的幾倍精力才能完成啊!
“為了生活”
“我沒有什么高大尚的想法,就是為了生活。”
今年48歲的蔡四六1987年技校畢業分配到安慶石化原煉油廠的中轉站動力車間的源水泵房,1995年底被抽調至原港貯公司的水質凈化場,當時正值安慶石化二次創業,水質凈化場是腈綸廠配套工程,屬污水處理工藝。
在這之前,蔡四六從事的都是給水工藝,對污水處理一無所知。
兩個月,在南京揚子公司污水處理場集中培訓了兩個月,蔡四六成了污水處理的佼佼者。
正所謂,流過淚的眼睛更明亮,滴過血的心靈更堅強。在蔡四六的心里,生活早已成了責任和奮斗的代名詞,根深蒂固。
污泥馴化開始了,這是污水開工的關鍵環節。不斷地污泥調理配比及燒杯試驗使污泥脫水率達到出廠要求是最難的。
當時,沒有一個人會這項工藝,蔡四六只能拿著由廠方提供的技術資料、設備操作法,一點點地配藥調試。
決定絮凝效果的有污泥投藥點的位置選擇、藥劑配比濃度和污泥流量、藥劑流量的大小。投藥點位置選擇不好,絮凝效果不好,污泥易散外溢。怎么辦?只能從中間端開始10厘米、10厘米地向出料口前移調試……經過幾個小時6次的前移,終于找到了最佳的投藥點。
藥劑配比濃度調整是個更麻煩的實驗,兩種不同的藥劑,10組不同的濃度,一個一個地進行對比試驗,蔡四六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終于將投加藥劑品種和配比濃度敲定。后期他又經過整整5天近30次的調試找到了污泥流量和藥劑流量的最佳值。
憑著這股韌勁,蔡四六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1995年8月,水質凈化場一次開車成功,開工慶典上,蔡四六所在的水質凈化場被評為紅旗班組,在當時,這是個莫大的榮譽。
“為了生活”,蔡四六一步一步走得更穩更好。
2000年,蔡四六在水質凈化場實施定置化管理和創完好活動,成為了全公司的示范單位。
2011年,安慶石化新建八百萬噸工程建設,他作為新區污水處理場開工隊隊長,不斷消化完善西門子專利技術,完成了所有的“三查四定”和工藝管線介質標識及所有的單機試車工作,出色地完成在生化池投加粉末活性炭的重任,受到領導的高度贊譽。同年8月他帶領18個人的開工隊實現了污水處理的一次開車成功,受到國外污水處理專家和公司領導表揚。榮獲安慶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開工個人二等獎。
“為了生活”,新區污水處理場預處理單元在開工時,蔡四六針對設計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改進一級、二級氣浮裝置20個PAC和PAM藥劑投加點位置并增加4條藥劑管線,方便了崗位人員操作和調整,大大提高了預處理單元處理油含量和懸浮物的效率。
油泥熱萃取裝置是中石化系統的研發推廣產品,采用的是撫順石油研究院新工藝、新專利技術,安慶石化是繼中石化集團廣州石化、洛陽石化后第三家推廣應用單位,在開工期間,蔡四六和撫研院專家在現場,針對設計不足,和前期試運用的缺陷,共提出了15項 改進措施和方案,并多次優化生產過程操作參數和方法,。
其中最難的就是在萃取過程中要避免出現液泛現象,保證萃取罐中的萃取液相溫度達到設定值125攝氏度,而試運行時萃取液相溫度根本無法滿足設定值,每次在105攝氏度就會出現液泛現象,蔡四六終日泡在現場,將每次冒罐過程中的油泥比、蒸汽加熱量、循環泵循環量、液相溫度、氣相溫度等近十個參數拿出來分析研判,同時將油泥比按2.5:1、3:1,4:1、5:1的比例反復調試,足足2個月的時間,經過邊生產邊調試,最后通過改變設計油泥比、增加浮球開關液位控制聯鎖、增加萃取罐外部6個溫度指示點、增加調整液相溫度點至循環泵入口等技改措施,一次性改造成功,穩定控制住了液泛現象,使液相溫度達到了設定值要求。
2013年,油泥熱萃取裝置順利實現一次開車成功,生產出優于設計參數污泥干粉,實現了環保節能和降本增效的終極目標,得到撫研院專家的高度評價。
如今,在廣州石化、洛陽石化相繼停止運行生產之時,安慶石化油泥熱萃取裝置已經成功實現四輪生產,第五輪生產他將嘗試將間斷性生產改進為連續性生產。在中石化集團公司內做為油泥處理和處置的示范裝置,多次在集團公司被交流推廣。南京、大連、吉林等多地相同裝置均來到安慶石化參觀學習。
他是一個“簡單”的人
“特大暴雨事故預案圖片展示圖非常好,閥門所在位置、操作步驟及閥門開啟度都是用一張張圖片代替文字展示出來的,清晰明了,任何人對著圖都能準確無誤地執行特大暴雨操作流程。”原排水操作人員提起蔡四六,個個都贊不絕口。
“就是怕緊急情況下有人誤操作,或者操作不當。”很簡單的回答,最真實的想法,卻是最強的責任心的體現。
蔡四六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從最簡單實用的角度出發,但每一次,他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卻要付出許多別人看不到的辛苦。
水質凈化場開工那會,作為工段長,他手下的“兵”是一群還未畢業的技校實習生,連閥門怎么開都不會,更別說開泵保環保生產了。
“流量壓力怎么控制,他們根本不清楚,沒辦法,我一邊帶著他們學,一邊干脆就用粉筆在閥門開度上做好標記。”
2010年安慶石化800萬噸工程建設,他負責新區的培訓工作,為了能讓開工隊員能快速掌握各項污水處理技能,保證新區的一次開車成功,他傾其所有,不僅編寫了四期近40萬字的污水處理的培訓資料,還為熱動作業區編寫了相關專業近40萬字的培訓資料、加上周測試、月測試等。尤其是以邊學邊練形式編寫的外出培訓教材獲得領導的高度肯定。
“你怎么知道培訓單位的工藝流程。”
“找學生要的啊。”作為中石化系統污水處理培訓基地授課教師,他的學生遍布系統內各個單位,尤其是他的知無不言贏得了學生們的傾囊相助。
蔡四六想得很簡單,要想裝置開得穩,開得好,得大家都會。
仿真培訓可以說耗盡了蔡四六的全部心血。
要想達到實際模擬操作效果,實現一次開車成功,2000多個參數,一個參數相關聯的點最低10個,最高的達幾百個,每一個參數都要根據邏輯順序進行相關測試,好的,一個參數測試個4、5次,一個小時能搞定,麻煩點的調試幾天就說不準了。那20多天,他基本上一坐就是一整天,經常到晚上8、9點鐘都不能結束。
就這樣,他所測試的仿真培訓成為了中石化首家達到污水處理仿真培訓的單位,而且仿真度達到近100%,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評,他也當之無愧地成了技術革新的領頭人。
今年公司全面大修,蔡四六想的是剛轉崗過來的幾個人。
“我們都是大修前才從水質凈化場轉崗過來的,這次大修,蔡四六基本上帶著我們幾個干,我們有任何問題都向他請教,他也是手把手地把我們教會。”胡文東的話語中充滿了欽佩。
蔡四六“簡單”的思維,使他的生活就像是一場旅行,每一段都能給我們不一樣的風景。
可他從沒有豪言壯語。他說:“生活其實很簡單,我在付出的路上,清楚地看到了我想要的,這就夠了。”
確實如此,只要你珍惜,你的生命就能夠綻放出美麗。
(安慶石化 汪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