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貫徹新《安全生產法》、《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九條規定》(74 號令)等有關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要求,加強石油石化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中國石油學會定于 2016 年11 月 16 日-19 日在重慶市召開“第二屆中國石油石化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技術交流大會暨展示會”。大會是石油石化企業安全生產與應急救援領域大型技術交流平臺,為每兩年一屆,針對各石油石化企業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方法、安全與應急技術、應急演練、應急裝備的研發等方面進行總結交流與推廣應用。大會面向全國各石油石化企業及相關安全應急技術服務合作單位和科技人員,廣泛征集會議交流論文。請積極組織投稿并參加會議。
現就會議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會議主題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與技術應用,提高突發事件處置能力。
二、會議組織機構
(一)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中國石油學會
協辦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安全環保與節能部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安全監管局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質量健康安全環保部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環保質監部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健康安全環保部
支持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承辦單位: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
中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
北京中技油聯石油化工科技中心
(二)組織委員會
主 席:周撫生
副主席:(按姓氏筆畫排序)
萬 濤 王行義 王妙云 王其華 牟善軍 吳世勤 吳樹坤 鄒 敏 況成承 張 毅 張 宏 周 敏 趙邦六 鐘裕敏 魏文普
委 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連才 王 偉 王 靚 王 鵬 牛 蘊 田占良 權紅旗 劉 鍇 孫玉璽 楊祖佩 張 鴻 張德全 張 煒 鄒 剛 陳 濤 郝愛武 陶 輝 黃金山 崔紅升 閻世和 熊志強 穆 劍
秘書長:張占峰 劉景凱 張志剛 趙蘭祥
(三)學術委員會
主 席:張鳳山
副主席:蔣振盈 宋立崧 黃文強 陳碧鋒 李聯五 閆倫江 孫萬付
委 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于長武 王慶慧 王林元 毛東風 劉景凱 劉春昕 劉文斌 全傳發 向啟貴 李巨峰
李長俊 李 晗 何明俊 鄒碧海 張世民 張春宇 陳永生 陳國明 谷彥坡 楊永欽
楊 勇 趙東風 胡瑾秋 郭喜林 唐永華 黃建群 韓中樞 儲勝利 雷文章 樊建春
魏云峰 魏立新
秘書長:孫文勇 袁紀武
三、會議交流內容
(一)安全生產管理及技術
1. 國務院安委會、國家安監總局近期工作要點的深度解讀;
2. 石油石化行業安全管理在 “十三五” 期間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3. 企業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生產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提升安全執法監管水平等方面的實踐交流;
4. 危險化學品管理、 重大危險源監管及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成熟經驗;
5. 油氣管網、城市燃氣管網及相關設施完整性管理;
6. 井控、海上、管道、施工安全監控中心建設;
7. 企業安全生產實際案例及“三同時”管理經驗交流;
8. 海洋油氣管線監測與安全預警技術;
9. 油氣田(超高壓、高含硫、非常規、海洋)開采安全保障技術;
10. 油氣工程安全隱患識別、控制與治理及風險評估與管控技術;
11. 油氣儲運、集輸系統腐蝕監測、檢測與防護技術管理;
12. 油(氣)庫、儲罐安全預防措施及火災撲救演練;
13. 大型機組、煉化裝備等安全檢測、監控技術,生產過程故障診斷和預警技術;
14. 安全生產評估與危險分析技術、風險控制機制;
15. 石油石化企業個體防護裝備物資統計與要求;
16. 報警管理與優化技術,事故調查與處置經驗分享;
17. 安全培訓的實效性及有效的安全預知管理辦法等;
18. 安全新技術、新裝備推廣與應用案例分析。
(二)應急管理及技術
1. 新《安全生產法》、安委會 11 號文和安監總局 74、88號令應急政策法規解讀;
2. 國家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建設與實踐;
3. 石油石化企業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經驗,應急預案制修訂、備案審核及應急管理制度;
4. 生產企業與地方政府聯動救援主要流程, 突發事件聯動應急機制的建設與實踐;
5. 可視化、 數字化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及模擬演練技術在油氣田、石化及管道運行等方面的應用;
6. 應急信息平臺、應急資源數據庫、關聯信息整合與突發事故應對系統的建設與管理;
7. 重大危險源的監控體系、 生產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演練操作管理及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8. 生產溢油及管道維修搶修應急處置技術方案;
9. 危化品事故應急響應救援技術;
10. 儲罐施工清洗與應急管理;
11. 突發事故初期階段的控制與搶險,應急救援過程風險辨識及基本防護,消防管理工作經驗;
12. 石油石化專職消防隊伍能力建設與實踐,區域聯動消防隊伍體系建設;
13. 煉化裝置、儲罐、危險化學品庫房火災應急技術;
14. LNG、LPG、CNG 道路運輸車輛火災應急技術;
15. 石油石化企業生產典型事故應急案例介紹分析等;
16. 危險化學品應急處置、化工園區應急管理;
17. 企業安全生產應急平臺建設、應急能力評估的實踐;
18. 海上、陸地溢油應急和處置回收技術;
19. 應急物資及裝備保障能力研究成果;
20. 應急新技術、新裝備推廣與交流。
(三)石油石化安全、應急技術及裝備展示
范圍:安全防護、檢測儀器、個體防護、消防器材、應急信息系統、監測監控技術、泄露報警技術、防爆設備技術、溢油回收裝備、防火材料及防雷設備技術、應急通訊指揮裝備、偵測搶險救援裝備與技術、維搶修類設備及物資及其他安全設施與技術
裝備。
四、參加人員范圍
1. 國家有關部委領導;
2.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石油、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等單位安全環保管理部門領導和專家;
3. 石油和化工行業學會、協會領導;
4. 各油氣田、石化、管道、銷售、工程技術公司主管安全及應急的領導與專家;
5. 各地區公司所屬安全環保處(部)、生產運行處(應急)、消防支隊、設備管理、物資采購、科技開發與工程建設、科研院所及大專院校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業務骨干;
6. 為石油石化企業提供安全生產新技術、新設備、防護裝備的供應商、制造商企業負責人和技術服務、銷售人員等。
五、論文征集
1. 投稿論文要緊扣會議交流內容,能反映和代表當前我國石油石化安全應急技術最新成果和發展水平。投稿論文不要涉密。
2. 論文格式要求。全文格式要求:
(1)論文全文字數一般不超過8000 字(含圖表),用A4(210×297mm)版面,Word 編排;
(2)論文書寫順序: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正文前摘要(150-200 字)、關鍵詞(5-8 個)、正文、參考文獻。論文后須附第一作者簡介:內容和順序包括第一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畢業日期和畢業學校、獲得學位、現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從事學科研究方向、詳細通信地址、郵編、電話、E-mail 等;
(3)書寫體例:請參照石油工業出版社會議論文集中收錄的論文格式。
3. 論文交流與獎勵。對按時提交、符合要求的論文,收錄入會議論文集進行書面交流;選取代表性論文在大會上報告發言;
優選高質量論文,會后由石油工業出版社公開出版論文集。
4. 論文提交時間與地址
(1)征文截止日期為:2016 年 10 月 28 日;
(2) 論文投送方式和地址:論文全文 通過 E-mail 發至:
zgsyxh02@cps.org.cn; 查詢聯系人及電話: 劉建國010-63773918。
六、會務及費用
1. 召開時間:2016 年 11 月 16-19 日,16 日全天報到。
報到地點:重慶市(具體地址見另發報到通知)
2. 參會報名:參會人員請填寫報名表(附后),通過 E-mail
返回至:zgsyxh02@cps.org.cn 或傳真至:010-63773102。
3.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4. 會務聯系 劉云 :010-63773102、 1368111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