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翔騰達10月26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淄博齊翔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稱“齊翔集團”)的部分股東擬對外簽訂齊翔集團股權轉讓協議的通知,可能對公司股價構成影響。本事項可能會導致齊翔集團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齊翔騰達同期發布的第三季度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9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五成。預計2016年,公司凈利潤增長幅度在55%至85%之間,凈利潤總額在2.85億元至3.41億元之間。公告表示,受化工品價格上漲影響,公司部分產品盈利能力增強,加之新產能投放,預計業績大幅增長。
公司季報顯示,截至第三季度末,齊翔集團持有公司52.37%的股份。車成聚直接持有淄博齊翔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39.58%的股份,并直接持有本公司2.33%的股份,車成聚與齊翔集團為一致行動人。從公告看來,是否是公司實際控制人進行股份的轉讓尚且不知。
近年來,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尤其是實際控制人對于公司的重大影響逐漸顯現。經歷了二十余年的發展,中國資本市場不斷壯大,上市公司數量迅速增加,公司的業務形態、結構千差萬別。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成熟,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逐漸多元化。以往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清一色的一股獨大,尤其是國有企業,實際控制人大多是地方國資委或者財政局。50%以上的絕對控股。民企基本是老板一個人。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越來越多元化。一個顯著的現象是,很難有一股獨大的控股股東地位的存在,股權結構逐漸分散化。
現階段,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三成就已經是比較大的比例,諸如萬科等的大型公司,股權結構更是非常分散,以致于上市公司遭舉牌的現象越來越頻繁。現代社會,各種金融資本的存在,公司的發展壯大不能只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二是需要很多方面的資源一起做。
從國際資本市場經驗來看,發達國家資本市場中,上市公司股權結構非常分散,很多公司無實際控制人,股權結構充分分散,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眾公司。現代公司治理體制下,這些公司受到管理層的管理,職業經理人獲得較高的報酬,以及部分股權激勵。在公司持續經營的過程中,為所有股東創造利潤。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