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美麗大方,婉約恬靜,設備維護的行家里手。她是誰?她就是蘭溪石油永昌站長張小靜。
設備維護不是女人的強項,這位“高顏值”的女站長是如何做好設備維護的?
12月13日,筆者專程前往該站去探個究竟。見到張小靜時,她正在對油罐進行周查,每打開一個油罐操作井,她都踏入井內,對每個油罐附件逐一檢查。那個認真勁,以致于走近她身邊都沒有發覺。正如員工們所說,她像醫生一樣專注,悉心照料每一件設備。
蘭溪石油永昌站是一座已有20多年的老站,設備設施陳舊,但該站的設備維護費用卻比同齡站低三分之一多。當我問她是如何做到的,她卻說,也沒做啥,就是做好三種角色,讓設備有溫度。
做設備維護的用心人
“設備是有生命的,你對它好,它也善待你。”張小靜一直這樣認為。她堅持按周期做好維護檢查、清潔保養。針對設備設施日常出現的問題,想方設法去找解決辦法。油罐區的通氣管法蘭是日常設備維護的“老大難”,經常出現銹蝕,影響罐區形象。張小靜琢磨出用面膜法來維護,先對法蘭刷上油漆,趁油漆未干時,將薄膜敷上法蘭,緊緊地貼住,之后又用油漆涂刷薄膜。通過面膜法,隔絕雨水對法蘭的銹蝕。原來每季保養一次,現在每年只要保養1-2次就行了。還針對卸油斷接卡螺栓易生銹的問題,利用礦泉水瓶為其戴上帽子,又較好解決螺栓生銹問題。
像這樣用心維護設備的例子,在永昌站隨處可見。正由于這種匠心維護、悉心照料,該站的設備維修費用要比同齡站少35%。“設備看起來冷冰冰的,但我們用心維護,它也會回報我們的。”張小靜說。
做設備維護的創新者
張小靜認為,創新是產品的生命力,對于設備維護也是如此,必須要結合實際不斷地進行改進。
“站長,取樣桶無標尺,無法控制取樣的數量呀。”卸油員向她反映道。卸油十步法要求,每次油品取樣不少于5升,但由于取樣桶無標尺,常常導致取樣數量不足,影響油品質量驗收。
對于卸油員提出的問題是束之高閣,還是主動跟進解決?張小靜選擇了后者,她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當時,她一度找不到對策,后來在一次感冒中受量杯的啟發,在取樣桶中制作了標尺,較好地解決了取樣數量不達標的問題。同樣,針對每次取用消防沙都是臨時用消防鍬收集,影響應急速度,張小靜就用舊工作褲制作應急沙袋的妙主意。因此,她獲得了蘭溪石油設備維護創新獎。
做設備維護的培訓師
冰冷、生硬的設備設施,大部分員工都是一問三不知,特別是女員工,對設備設施更是天生的空白。“一人懂設備維護不算懂,只有大家懂才是好。”張小靜一方面加強自身設備維護知識的學習,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然后,在日常工作中手把手指導員工,通過“傳幫帶”提升員工的技能水平。
另一方面,開設設備維護實踐基地。受石化報關于技師工作室報道的啟發,她利用公司淘汰的舊加油機上各類設備設施,設立設備實踐基地,讓所有員工近距離觸摸各類設備,自己動手拆裝,了解各設備的結構、功能,提高員工的對設備的認知能力。自設立實踐基地以來,該站員工遇到加油機故障,都能主動去分析問題,準確地向維修人員描述,提高設備維護及時率。
“設備維護工作永遠在路上,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只要堅持不放棄、善于創新,都會找到解決辦法。”張小靜信心滿滿地說道。
(金華石油 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