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M14-8-X33的單井液量再核對一遍。”
交代完工作要求,出了26#站,他又直奔28#站。
M12-7-31的抽油機旁,他仔細地查看著。
“光桿上有毛刺,劉愛萍,讓你們班長馬上組織人打磨一下毛刺。”
“好的,曾主任。”
操慣了心的曾慶林,自從大學畢業來到清河,一晃,十五年過去了,如今,他已經是一名石油碩士了,可他根在基層,耕在一線,勤勤懇懇中,完成一項項技術革新與工作任務。
負責江漢油田清河采油廠采油管理二區技術信息室工作以來,他帶領一群年輕的“將士”,從地面到地下,分析、對比,從地質中尋油,以科學要油,腦力體力一起上,辦公室燈不熄,他在加班;井站間的身影,那是他不斷地在耕耘。
“小田,你這個分析報告太粗線條了,要分析具體,細化到井。”
“老陳,作業監督工作忙完一陣子了,你休息下,抓緊時間去醫院治療下你的眼睛。”
忙著工作又不忘關心部下,大家背后都說:“跟曾主任干,給力。”
當問起曾慶林主任,開展技術管理的竅門,他是這樣問答的:“根在基層,工作才更清楚;耕在一線,管理才更有力。”
已經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曾慶林,近來,為了二區的原油穩產,提出了一系列調整方案,特別是年底新井的鉆探,及時掌握鉆井情況,有針對做出具體安排,M14-7-X33安排上熱采,他及時發現與新井鉆井地下距離較近,上報有關業務部門后取消了作業安排,避免了安全風險。
為延長油井免修期,管漏油井M14-7-121井由螺桿泵井改抽油機生產。油井M14-1-X15水井轉抽后油稠不同步,通過優化參數,2.7次調1.6次,并采取套管加降粘劑后,恢復正常生產,且日節電32度。
“曾主任,你扎根前線多年了,是什么讓你熱情不減,兢兢業業。”
“責任,黨員的責任。”說完,他走到窗前,深情地望著二區這片井站。
(江漢油田 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