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的微信昵稱是Fengzi,一開始我不敢直視,怕拼出“那倆字”對他不敬。
楊博剛過知天命之年,眉目清爽任勞任怨的一個人。同事多年,在我印象里,他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瞞有分寸的,處事謹小慎微,說話底氣足。直到5月25日,參加了一次HSE工作會,我才把他和“瘋”聯系在一起。
那天與會的,有西安石化清掃項目的組長、安全負責人、各專業負責人,大多是承包商代表,楊博講得苦口婆心又不留情面。他做的安全通報,沒有官話套話,全是直擊人心的實在話,很有現場感。頭頭是道的前提是腳不帶歇事必躬親,用腿勤換來了“嘴上有得說”。他先表揚了機械清罐作業方的安全喊話行為,認為值得推廣。隨后就是對一些不安全行為的點評,哪里的電線打了多處補丁、什么地點高處作業沒系安全帶、哪天的作業辦票不符規定,雖然都屬安全隱患,他還是用同類已引發的事故做了后果警示。舉一反三,說著說著就聲高了,帶著“臉紅脖子粗”的勁兒,被點名的承包商一個個低下了頭。一個在廠區干了多年的承包人臉上掛不住了,給自己解圍說對現場情況很熟了,不會有事。楊博立馬拉下臉:“事故跟熟不熟沒關系,有些意外就是湊巧,在外干點事,如果搭上性命,劃不來。”末了,楊博說:“我不是愛表現的人,也不愛給領導打小報告,更不愿給誰難堪,但安全,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事關自身,容不得半點僥幸。”
楊博是西安石化吹掃項目的安全負責人,是一名注冊安全工程師,分析案例是他的長項,愛搬出厚資料查規章規定,愛較真也是出了名的。
從楊博手上經過的特種作業票,每天至少有三五張。無論火票、高處作業票還是進入受限空間的票,他都要到現場確認,該爬高就爬,該鉆罐就鉆, “簽個名字,要負責任的”,他說。作業人員有無資質、防護措施到位不到位,機具腳手架是否完好,會有什么意外,連刮什么風,他都操心。前幾天,常減壓氣提塔進汽吹掃,蒸汽壓力比設計銘牌上的高,他也管,較真到了技術員出面確認,他才同意。“干了二十多年安全了,越干越心小,每走一步跟踩在薄冰上一樣,除了嘴勤反復叮嚀,就是腿勤多跑現場”,楊博說這樣自己累點,但累過,心里踏實,坐下來喝口水都覺得像逢甘霖般神清氣爽。
楊博“瘋”,一天來回跑,不停歇。“勁大很”,別人這樣評價。這勁,一方面是指力氣,以前出現過險情,他抱起水帶就跑,平時干活也不惜力,急難險重沖在前。另一方面,是指勁頭,各個作業點都要親自盯著反復強調了安全才放心。“不是我不放心他人,但確實有時干活人有犯迷的時候,這可是大隱患。”干安全二十多年來,楊博一直對多年前發生的G103火災耿耿于懷。當時,作業票上分析了風險,他反復提了要求,也一再強調了盤管必須用手鋸,還眼看著動活了才去忙別的。但施工人員干了一陣后,感覺慢且累,就用了割槍,結果引燃了襯里。作業票上該確認的,楊博都確認了,他沒有受到事故處理,但他總認為自己也有責,如果一直緊盯現場,不就避免了一起事故么。
楊博的“瘋”還表現在變臉快上。一次在硫黃回收裝置,他例行安全檢查,發現管廊架上卸螺絲的人沒掛安全帶。那人看到楊博過來,自知違規,起身急急地向人梯走去。楊博笑著揮揮手,轉身離開了,隨后囑咐作業人員的同伴送了安全帶上去。這,很仁慈吧?關鍵是到了第二天,楊博狠狠批評了未系安全帶的人員,毫不留情,并作為反面典型。“既要唱紅臉,也要唱黑臉,那人在高處架上,本來沒防范,不安全,我要是一聲吼,非抓現行,他一急,豈不更不安全了。”楊博挺會換位思考的。
楊博常說,老好人也能做,你好我好,但總歸是大家都不好。“承包單位的施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緊說慢說,一些違章現象都防不勝防,承包商事故,占集團公司的70%以上,一點都不敢大意,沒有一股瘋勁,就沒有‘老’安全的范兒”,楊博笑了。
楊博說,他“瘋”,無非就是多喊喊多跑跑,受點累吃些苦,但要是真發生事故了,受害者“瘋”,那可是真瘋,毀了個人,毀了家庭。
其實,做安全工作,還真需要楊博這樣的Fengzi。
(西安石化 張質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