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殼牌25萬噸/年丁辛醇裝置即將投料!中海殼牌石化聯合工廠現有兩期項目。一期項目于2006年初投產,主要設施包括11套生產裝置和與之配套的公用工程、碼頭、儲運以及環保設施。二期項目包括2016年11月正式接收的中國海油在建的產能為120萬噸/年的乙烯裂解裝置及其衍生品生產裝置,和增資新建的苯乙烯/環氧丙烷和多元醇裝置。其中25萬噸/年丁辛醇裝置屬于乙烯裂解裝置下游配套衍生品,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公司逐漸打通乙烯流程,至目前丁辛醇裝置逐漸具備開車條件。
地理位置與價格梯次。中海殼牌丁辛醇裝置位于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地理位置上屬于華南地區。根據中國丁辛醇與下游產品產能分布來看,北方貨源通過陸運/船運南發供應下游,產品價格由北到南逐漸增加也就成了丁辛醇產品的一大特點。以2013-2017年正丁醇年均價對比情況來看,華南長期處于價格梯次的最高端。作為華南當地第一套丁辛醇裝置,中海殼牌吸引了國內外供需各方足夠的關注和目光,而價格梯次的高端特性導致其成本優勢較強,進而促使華南市場部分原有供應商紛紛制定潛在的“退出”方案。
另外,中海殼牌丁辛醇裝置投產引領新一輪產能投放熱潮。2018年是中國大陸丁辛醇投產大年,年內中海殼牌、江蘇華昌(二期)裝置投產可能較大,另外延長石化方面亦存在一定可能性投產,上述一舉打破了2015年以來丁辛醇投產真空期的僵局。以正丁醇為例,2013之后國內丁辛醇裝置集中投放,丁醇行業開工水平降至低位,此后隨著投產進度放緩和需求端改善,行業開工率逐年回升。考慮到2016-2017年多套丁醇裝置轉產辛醇,從狹義角度來看,這兩年正丁醇行業開工率攀升至75%以上。在新產能投放萎縮背景下,國內需求快速提升,疊加下游產品不斷增大的出口量,丁辛醇行業產能過剩率明顯降低,而新一輪裝置投產或意味著行業開工率將出現立竿見影的下滑。
作為華南新的供應增量,則華南地區下游需求端也需要理順一下。相較于華東地區丙烯酸丁酯占據正丁醇下游第一需求方的現狀,廣州周邊正丁醇下游被醋酸丁酯牢牢占據第一位,第二位是丙烯酸丁酯,下轄謙信、中海油等裝置,其余下游如涂料和增塑劑依舊占據較大比重。
總體來說,不論是從華南地區新的供需格局來看,還是從中國大陸丁辛醇行業景氣度來看,中海殼牌丁辛醇裝置投產意義重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海殼牌的投產對丁辛醇國產化穩步提升和華南市場定價權的重新定義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正丁醇反傾銷大背景下,作為橋頭堡的華南地區,新產能的投放將迅速填補上述地區缺口。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