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油氣資源的發現方面,中石油近日迎來了連續的突破。繼近日在新疆連獲重大油氣發現后,中石油剛剛在四川又獲得了重大氣田發現。
2018年12月16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對外宣布,位于四川省簡陽市周家鄉的永探1井鉆獲高產天然氣流,該井自然初步測試日產天然氣22.5萬立方米(約合200 噸石油)。
沉睡的大氣田被喚醒
永探1井放噴排液現場(圖片來自“西油記”)
格外令人關注的是,這是中石油在四川盆地鉆獲的第一口火山巖工業氣井。這一高產火山巖氣井,正預示著一個全新大氣區的誕生。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介紹,永探1井完鉆井深5749米,井區含氣面積超過350平方千米,預測資源量近萬億立方米(約合8億噸石油當量),這口井鉆獲高產工業氣流,開辟了四川盆地天然氣增儲上產新領域。
沉睡的大氣田被喚醒
四川盆地天然氣的勘探開發近年來發展迅速,中石油在深層碳酸鹽巖氣藏、頁巖氣藏等高難度氣藏的勘探開發上都已取得巨大突破。
不過在火山巖氣藏的開發方面,中石油在四川盆地此前還未有大的資源突破。西南油氣田此前發現的川東石炭系、川東北飛仙關組、大川中須家河組、高石梯一磨溪龍王廟組及燈影組等重大氣藏,其儲氣層均為沉積巖。
所以永探1井鉆獲火山巖高產天然氣流,無疑是打開了一個“沉睡天然氣寶庫”的大門。
據了解,火山巖是火山噴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巖石。在這一類巖石的地層中,國內外相繼發現了一批油氣田。為了解鎖四川火山巖氣藏的開發,西南油氣田的地質及勘探科研人員展開了數年的攻關。
西南油氣田發現四川盆地西南部有較厚的火山巖,并具備形成大氣藏的油氣地質條件。隨后,經過專家論證、實地踏勘、井位優選,在龍泉山構造東斜坡帶部署了第一口以火山巖為勘探目標的風險探井——永探1井。
永探1井項目獲得嘉獎(圖片來自“西油記”)
由于永探1井周邊已鉆井較少,沒有可供借鑒的鉆井實踐經驗。川慶鉆探70594鉆井隊在施工作業過程中,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提高了鉆井速度,并防止鉆井液的固體顆粒堵塞儲氣層的孔隙。
針對該氣藏特殊的儲層性質,地質、工程科研人員經過精心研究和論證,確定了試氣井段,并制定了“先射孔初測求發現再酸化改造終測”的測試施工方案。
永探1井完成洗井、固井和射孔作業后,最終在12月15日放噴排液,試氣過程中燃起了6~8米高的火焰,顯示了該火山巖氣藏豐富的儲量。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有關地質專家初步預測,永探1井井區含氣面積大,資源量大,有望成為四川盆地新的增儲量、提產量區塊。
四川盆地天然氣提速上產
永探1井項目獲得嘉獎(圖片來自“西油記”)
永探1井鉆獲高產天然氣流,不僅將助力西南油氣田實現增儲上產,也再一次展現了四川盆地天然氣開發產業的巨大潛力,為該盆地天然氣大開發給予了新的信心。
據中石油近期的一次資源評價結果顯示,四川盆地天然氣總資源量達到38萬億方,約合300億噸石油當量。其中,可采天然氣資源量達到26萬億方,約合200億噸石油當量,位居全國第一。
論油氣資源量,四川盆地足以和大慶油田所在的松遼盆地及長慶油田所在的鄂爾多斯盆地相媲美。
不過整個四川盆地的天然氣探明率僅有10%左右,還處于十分初期的階段,這意味著四川盆地天然氣勘探開發還擁有極大增長空間。
據悉,四川儲量上千億方的大氣田,主要都是在近10年左右時間內發現的。
例如位于四川盆地內、我國單體規模最大的氣藏——磨溪龍王廟組氣藏,就是于2012年發現的。該氣藏探明儲量達到4400億立方米左右(約合3.5億噸石油當量),目前已建成天然氣產能近110億立方米/年(約合880億噸石油當量/年)。
此番永探1井的突破也彰顯出,繼龍王廟氣藏發現之后,四川盆地的常規天然氣依舊有增儲上產的巨大空間。
實際上為了貫徹國家重要批示,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石油已在四川盆地采取了一系列新的部署,以加速四川盆地天然氣的上產。
例如在今年的9月24日,中石油就在四川盆地啟動了其今年國內陸地最大的三維勘探工程——大川中射洪—鹽亭地區三維地震勘探項目。項目由東方物探西南分公司承擔野外資料采集任務。
該項目以四川盆地磨溪北斜坡地區燈影組臺緣帶、龍王廟組灘相儲層為主要研究目標,滿覆蓋面積2052.1平方公里。
據了解,該項目也是西南油氣田加快實施天然氣發展“三步走”戰略中的重要勘探部署,被稱為今年的“一號工程”。
按照西南油氣田的“三步走”戰略,到2020年,其將全面建成年產氣300億立方米戰略大氣區;到2035年,天然氣產量達到700億立方米;本世紀中葉,年產油氣當量保持5000萬噸以上并穩產20年,規模實力、核心競爭力和創新創效能力保持國內領先、達到國際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