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李偉?彭毓凡)“這些都是剛剛投用的汽油自動調合新技術成套設備,這是裝置輸送精制汽油的220#管道,其他摻入的油品按比例同步輸入,經過這個自動調合混合器后,就實現了多種油品的均勻混合”,電子樓大班長王紅專技師一邊指著這密密麻麻的幾十條管道和設備,一邊如數家珍介紹起這“新玩意”來,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12月22日,在長煉油品處電子樓罐區,談起汽油自動調合新技術,操作人員都是一臉的高興。
????電子樓三班班長沈青松說:“南區800萬噸常壓等7套裝置開工后,每天汽油產量3000多噸,有了汽油自動調合新技術的應用,產量大了,反而比原來人工調合倒油輕松多了,油品儲運損耗還降低了不少,真正達到了省力、低碳環保的好效果”。青年女工戴軍榮在DCS操作界面上,熟練地用鼠標點擊“汽油調合監控畫面”,一一介紹了各個參數的作用后,深有體會地說:“掌握了新技術就是好,操作簡單,質量指標控制準確,自動調合系統投用后,總共調了10罐汽油,合格率100%,這么大的罐區,聞不到一點兒油氣味,低碳環保就是我們操作工享受的最大福氣”。
????長煉油品處引進了汽油自動調合新技術設備后,通過近半年的安裝、調試和現場培訓,實現了與新老兩條煉油生產線的無縫對接,還對儲存汽油等易揮發油品的34臺油罐全部安裝了內浮盤,大大減少了油品的揮發損失,使罐區清潔生產真正落到了實處。
????像這樣消化吸收新技術,搞好罐區的改擴建,讓長煉油品處“長”成了低碳“小巨人”。
????12月13日,隨著南區火炬氣壓機成功并網運行,儲存低壓瓦斯氣體的2萬立方米干式氣柜同步發揮作用。干式氣柜是火炬氣回收系統中的關鍵設備,這是長煉第二臺成功運行的干式氣柜。在第一臺干氣柜運行中,由于隨著原油含硫量的增加,低壓瓦斯介質酸性物比例提高,儲存氣體的橡膠“氣囊”出現故障。他們通過反復對比試驗,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實現了火炬裝置的長周期運行。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新投用的南區火炬裝置,試運行一個星期就平穩回收瓦斯,實現了長嶺油品質量項目南區裝置的低碳環保開工,環保“三同時”措施成為了同類裝置開工及優化生產的樣板。
????鐵路槽車裝車油氣回收裝置是從德國引進的新技術,通過組成攻關小組,使洋設備在山溝里生下了根,去年9月通過了中石化專家組的鑒定。今年全年裝置運行率達到94.2%,大大超過90%的指標要求;烴類回收率達95%以上,尾氣排放總烴含量小于12.5克/立方米,符合國家排放標準,徹底解決了鐵路成品油裝車過程中油氣揮發的問題,安全環保等社會效益顯著。油品回收裝置也成為了石化行業引進、消化吸收新技術,實現低碳生產的典型項目。
????與此同時,長煉油品處還利用消化吸收的新技術改造現有老設備,提高了原有設備的低碳技術含量。10月底,經過大修投入生產運行的王龍坡罐區13#原油罐,屬于3萬立方米的外浮頂油罐,他們在原有一次密封基礎上,新增了浮盤二次密封,極大降低了原油收付作業過程中的油氣揮發,為罐區進行大規模原油頻繁收付作業的環境保護,提供了新技術支持。
????據統計,近年來,長煉油品年先后應用了高含硫化氫瓦斯的利用等9項新技術、改造現有設備53臺(套);他們在消化吸收這些新技術中,汲取營養、獲得養分,慢慢地“長”成了低碳“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