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高檔潤滑油專業產銷集團,曾為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和嫦娥系列探月衛星成功升空提供潤滑保障,旗下的長城潤滑油品牌2010年價值達到143.76億元,比2006年增長了近70%。該公司副總經理李亮耀表示,2011年我國潤滑油市場發展環境復雜,這雖然給企業帶來了挑戰,但也帶來了發展機遇,“長城潤滑油將更加注重提升技術和品牌價值,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推動發展方式的轉變。”李亮耀表示。
2011年1月,依托中國石化汽車行業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石化與奇瑞汽車建立了車用石化材料聯合開發中心。李亮耀表示,立足于依靠自主創新滿足客戶需求,貼近市場以推動科研發展以及通過與客戶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公司不斷開發出具有市場針對性的產品。
目前,長城潤滑油共有七大類40多種潤滑產品應用于中國航天器的核心系統,這不僅體現出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同時也為航天技術的民用化提出了課題,成為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自主創新戰略的重要內容。
據介紹,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設在北京、上海、重慶的三個國家級科研機構負責特種油民用油的綜合研發,在承擔了許多國家級重點研究項目的同時,還為客戶量身定制各種特殊需求的潤滑產品。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長城潤滑油就以航天技術為基礎進行車輛、工業設備等高端潤滑產品的研究和生產。近年來,長城潤滑油通過引入航天科技,推出了適合我國路況的“金吉星”汽機油和“威龍”柴機油系列產品,有效解決了我國道路狀況和車輛狀況中存在的潤滑問題。“金吉星”汽機油在低溫啟動性、清凈分散性能上表現優異,在蒸發損失和色度上已超過國外品牌,在高端車用油領域占有絕對優勢,已成為潤滑油市場精品。
通過與汽車企業的戰略合作,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與汽車行業建立起合作關系,為國內外90%以上的主流車企供油,占有65%的市場份額。戰略合作提高了產品的適用性,降低了生產成本。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與東風日產的戰略合作中,通過技術合作與專項產品開發,長城潤滑油生產的初裝油和售后油成本分別降低了18.8%和8.8%,合成發動機油成本降低超過20%。
與此同時,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還與鋼鐵、電力、工程機械等行業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航空、航天、遠洋運輸、高速鐵路等高端領域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通過成立由科研、銷售人員組成的聯合項目組,與客戶聯合進行技術攻關,開發專項產品,該公司正大力推動潤滑油脂在工業客戶中的廣泛應用。目前,中國石化汽車行業技術研究中心與汽車企業共同研究開發的潤滑油產品已達20多種,獲得國內OEM認證37項,國際OEM認證10項,汽車行業相關產品專利17項,例如與奇瑞汽車合作進行了聚乙烯油箱料C579產品的應用試驗,目前正在共同合作開展油箱料的國產化工作,其中,以茂名分公司聚乙烯油箱料HXB4505M為原料制作的汽車油箱,已通過了國家汽車質量技術中心的測試,各項指標均符合標準,這也為提高汽車零部件中塑料的國產化比率打下了基礎。
據了解,長城潤滑油金吉星SN/GF-5 5W-30發動機油不久前獲得美國石油學會(API)SN及ILSACGF-5規格認證,是全球首批獲得SN級別認證的油品,這鞏固了長城潤滑油在發動機油產品方面的市場優勢地位。
目前,我國潤滑油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市場規模在迅速擴大。經過多年的發展,以長城潤滑油為代表的國產潤滑油品牌已經成為我國潤滑油市場的主要力量,在品牌認知、產品應用、技術創新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突破。世界品牌實驗室近日公布的2010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顯示,長城潤滑油2010年的品牌價值達到143.76億元,位居第52位,連續6年居我國潤滑油行業品牌價值榜首,品牌價值每年增幅都超過10億元。李亮耀表示,取得這個成績的重要原因是公司重視品牌價值,“不斷進行產品結構調整,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勝出。”
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面向國內外市場推出了SN系列產品、ACEAE6/E4/E710W-40、Dexos1發動機油等33個新產品,揭開了2011年潤滑油技術與產品升級的帷幕。這些新產品的推出滿足了高檔汽車需求,同時也符合工業設備大型化和精細化的特點,可為工業企業的各類裝備提供潤滑支持。
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調整,為長城潤滑油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相關產品已逐步向國際市場輻射。據了解,長城潤滑油已銷往東南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還在新加坡等地設立船用油供應網點并打算進一步向歐洲、美洲擴展。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