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價格8月份均價觸及四個月低點,而且較7月降幅創出03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與此同時,可能升級為三年以來最強烈颶風的“古斯塔夫”(Gustav)正向墨西哥灣襲來,這可能令分布于此處的美國煉油中樞受到打擊,并直接威脅到近海石油和天然氣生產。
“古斯塔夫”帶來的后果將成為近期影響油價的主要因素。從紐約商交所的歷史油價走勢來看,9月份原油、取暖油和汽油期貨平均價格往往會高于8月份水平。
不過,由于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市場需求不斷下降,加上市場對節節攀升的全球庫存心存擔憂,油價在8月份打破近期漲勢而掉頭下跌仍可能是影響油價的一個首要因素。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四周的美國石油日需求量為2,020萬桶,較07年同期下降75萬桶,降幅3.6%,為07年1月5日以來四周石油日需求量較上年同期的最大降幅。
數據顯示,近月交割的原油期貨合約8月份均價為每桶116.69美元,較7月份下降12.6%,創2003年4月以來較上月降幅百分比最高水平。
盡管紐約商交所8月輕質低硫原油期貨結算價7月3日達到創紀錄的每桶145.29美元,但7月份近月交割的原油期貨合約均價為133.48美元,較6月份下降0.4%。7、8兩月近月交割的原油期貨合約均價走低標致著2006年10月以來平均油價首次連續兩個月較上月下降。
雖然8月份原油期貨合約均價較7月份下降16.79美元,但8月份近月交割的原油期貨合約價格仍較07年同期上升了61.3%,不過這一百分比升幅卻是2月以來最低水平。7月份近月交割的原油期貨合約均價較07年同期高出80%。
歐佩克秘書處的一份報告警告稱,近幾周歐佩克的石油產出大于需求,這可能導致庫存累積并拖低油價。該組織將于9月9日在維也納召開秋季會議,對當前的產量政策進行評估。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在29日的一份報告中也警告稱,庫存不斷上升或將推動北海基準布倫特原油均價第四季度達到每桶105美元,低于第二和第三季度約122美元的水平。
另外,受颶風“古斯塔夫”的影響,價格本就波動較大的9月份油價走勢可能比平常更加捉摸不定。過去五年中,9月份油價相對于8月份的走勢從下跌13%到上漲16%不一而足。過去五年中,9月份平均油價高于8月份的情況有三次,過去十年中有七次。
市場觀察人士目前正在關注“古斯塔夫”的動向,并且將其同卡特里娜(Katrina)颶風進行對比。2005年8月末卡特里娜颶風給墨西哥灣的石油運營帶來了重創,數周后來襲的颶風麗塔(Rita)則使損失進一步擴大。
雖然2005年9月份原油和取暖油期貨合約均價創出當時的紀錄高位,但值得注意的是,油價在當年剩余時間和其后數月再未升至這一水平,這主要是因為風暴來臨前庫存就已高漲的市場涌入了更多的石油供應。
當時布什政府向市場投放了約2,08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原油,煉油企業通過暫借或直接購得的方式從政府手中獲得這部分原油。
該舉措加上國際能源署(IEA)其他成員國所釋放的石油,令當時迅速突破70美元高位的油價得以平抑,紐約商交所石油結算價一直到2006年4月才再度突破上述水平。
美國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和國際能源署均表示,他們已做好準備,如果“古斯塔夫”造成嚴重損失,他們將再度釋放緊急石油儲備。
在分析師對云圖和風暴路徑仔細探究之際,能源部和能源情報署的保證對于防止近幾天油價飆升發揮了作用。在“古斯塔夫”可能加強為強颶風之前,總統布什于8月29日宣布路易斯安那州進入緊急狀態。政府數據顯示,作為預防措施之一,能源公司已經暫停了墨西哥灣約6.6%的石油生產以及1.8%的天然氣供應。
鑒于美國政府預報稱新英格蘭地區9-11月份氣溫可能高于常年水平,油價走勢或將取決于天氣狀況。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是全球最大的取暖油消費市場。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