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在美國經濟拯救計劃出臺后,國際原油期貨價格重回100美元/桶的整數關口,與油價同時發生變化的還有期貨合約之間的價差——此前保持了近3個月的近低遠高的價差關系轉變為近高遠低。
昨日,國際油價延續了上周五的上升勢頭,截至北京時間20點,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10月合約期價報107.35美元/桶,11月合約期價報106.47美元/桶,12月合約期價報106.25美元/桶,明年1月合約期價報106.20美元/桶,明年2月以后的三個合約期價則在106美元/桶下方。
在商品期貨市場中,合約價格之間的關系往往會為投資者提供一些操作依據。一般來說,近月合約期價高于遠月合約,那是代表現貨相對緊張,為了得到商品,買入者愿意花更多的錢。同時,期貨合約呈現近高遠低的價差排列,對于多頭而言,除了可以獲得上漲收益外,如果在合約到期前移倉(平掉近月合約,買入遠月合約),還能獲得一定的遷倉收益。因此,在這種價差排列下,商品有向上的動力。
上海東亞期貨信息部經理陸禎銘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對于原油市場而言,價差的變化往往預示著一種新的走勢的展開。今年6月份,國際原油期貨市場結束了近1年的近高遠低的價差結構,7月起,國際原油期價展開了超過30%的跌勢。而在2007年8月,國際原油價格大幅飆升前,原油期貨合約的價差則正好從遠高近低變成了近高遠低。”
陸禎銘指出,從上周五開始,國際原油期貨合約價差出現變化,但是,這并不能馬上判斷原油期價就此將展開拉升行情。“受美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救市措施影響,上周五,國際原油價格大幅飆升,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原油合約之間的價差出現混亂的變化是很正常的。”陸禎銘指出,“對于原油市場還需要再觀察一段時間。如果在未來一兩周的時間內,原油期貨合約能形成穩定的近高遠低價差排列,那么油價的一輪上漲行情將值得期待;反之,則表示近期油價的漲勢僅僅是一波反彈,后市仍將呈現震蕩探低的走勢。”
對于原油期貨合約價差的這一變化,有市場人士認為這其實是基本面的反映。
“美元原油庫存在過去四周持續下降;沙特從9月初開始削減對全球主要買家和美國煉廠的石油供應;OPEC下調50多萬桶原油日產量。”上海大陸期貨分析師高嚴榮指出,“從9月開始,全球原油的供給已經呈現下降的趨勢,只是這一因素對油價的作用被全球金融市場的恐慌以及美元升值所掩蓋了。當金融市場暫時穩定,基本面的作用開始發揮,從而令原油期貨近期合約大幅上漲,進而形成了原油期貨合約近高遠低的態勢。”
至于原油期貨合約價差的微妙變化,是否能改變油價下跌的趨勢,市場人士表示,目前仍難以判斷。不過,原油期價在下跌50美元/桶后,繼續下跌的動能已經大幅減弱。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