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輝煌不再
原油作為商品市場中一種主要的商品,對商品價格無疑具有領頭羊和風向標的作用。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國金融海嘯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機,紐約原油期價從每桶148美元的驚人水平持續回落至最低35美元附近,原油期貨兩度被腰斬,帶動全球商品整體墜落,過程驚心動魄。2009年新年伊始,在人們對新年的憧憬中,以色列進攻加沙,俄烏“斗氣”,地緣政治之弦再次繃緊,同時,OPEC日減產生效,美國重開戰略石油儲備“煽風點火”,多重利好因素支撐下,國際原油展開了一波凌厲的上攻,到2008年末反彈幅度接近40%。但是在經濟數據糟糕以及美國原油庫存大幅增加等事實面前,市場對原油的關注點重新回歸萎靡的需求現狀及前景,國際油價在上試50美元整數關口后回調,油價再次回到40美元以下。
牛市看供應,熊市看需求,展望后期原油走勢,金融危機引發的實體經濟遭受的破壞還在加劇,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時間預計較長,EIA最新報告稱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比2008年減少81萬桶至8495萬桶,原油價格缺乏需求的拉動。奧巴馬時代即將到來,新任命的華人能源部長朱棣文是個環保主義者,新能源政策料不利于原油上漲。而金融危機下,全球金融產品去杠桿化,投機監管在加強,基金興風作浪難,2009年原油市場投機氛圍將大不如2008年。原油曾經的輝煌在2009年不會再現。
然而,矯枉無需過正,我們不能過分看空原油。國際原油開采平均成本大致為每桶35-40美元,經濟危機之下,OPEC組織減產執行力度打折,但原油低于40美元時,成本因素、原油的稀缺和耐儲存等特性決定了原油供給仍將受制約,OPEC不會賠本賺吆喝,市場已傳聞OPEC可能在其3月會議上進一步采取措施提振油價。因此,原油長時間停留在成本價以下不太現實。2009年油價上半年或將圍繞40美元弱市振蕩,下半年后期有望展開反彈,整體在35-70美元之間。
本周重點提示:需求低迷局面未改觀,工業品反彈后市不宜太樂觀,面臨最后一個交易周,輕倉操作。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