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張明江 王棟 馬玉生)7月3日,實施閉式熱循環、稠油降粘新工藝的西北油田塔河采油二廠TK653井,日產稠油已由25噸上升到39噸,日節約摻稀降粘用的稀油16噸。
????該廠地處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緣,已投入開發的7個區塊均為世界級開發難度的海相碳酸鹽巖縫洞型油藏。油藏埋藏深度在5400米以下,而且絕大多數是原油黏度在上萬毫帕·秒(50℃)以上的超稠油。稠油在儲層中具有較好的流動性,但在向地面舉升的過程中,由于井筒熱損失,原油黏度急劇增大,無法流動。塔河油田目前降粘工藝主要是摻稀油降粘度開采,稀油資源嚴重匱乏成為制約其高效開發的瓶頸。
????今年5月,該廠經技術研究和充分論證,在塔河油田六區TK653井開展閉式熱流體循環降粘工藝實驗。該工藝是利用塔河油田含有豐富伴生氣做燃料,加熱熱載體,通過空心抽油桿內腔注入井筒,使井筒油管內形成正循環系統,提高井筒溫度,降低原油粘度,消除井筒結蠟。實驗摻稀油進行正摻稀、反摻稀和泵上摻稀三種方式,下步用熱水替代稀油,使油井在摻少量稀油的情況仍能正常生產。
????5月下旬,該空心桿裝置在TK653井投用。試驗通過空心抽油桿內腔,向井內注入90攝氏度的熱水,使用反摻稀油。初期,日產稠油24.6噸,日摻稀油29.4噸,井口出油溫度56攝氏度,生產期間各項工藝參數均平穩運行。目前,該井日產稠油39噸,日摻稀油13.2噸,注入溫度96攝氏度,井口出油溫度68攝氏度。
????該降粘工藝的成功實施,有效解決了井筒內稠油黏度高、人工舉升困難、稀稠比高等問,實現節約稀油甚至最終替代稀油的最終目的,為塔河油田開展降粘新工藝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