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價格在最近一段時間內依然沒有改變寬幅振蕩的態勢,雖然前期由于一條從加拿大通至美國中西部的重要輸油管道在伊利諾州發生泄漏,從而造成油價短暫上探到78美元的位置,但是由于管道的迅速修復和恢復運作,油價又再度回落至75美元附近,延續著前期的振蕩格局,而振蕩區間的重心則有小幅的上移。
美國經濟步履蹣跚,中國需求支撐油價
近日來,雖然美國的經濟指標已經停止惡化,經濟二次探底的討論也暫時告一段落,但是經濟指標也并未顯示出明顯的改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克上周五的演講中也重申自己對于經濟復蘇的進度感到不滿意。盡管金融市場的運行基本恢復正常,但是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沒有使得經濟強勁復蘇。此外,前期的刺激政策也開始逐步顯露其副作用。例如,8月份的美國成屋銷售雖然增長了7.7%,但是依然難以抵消7月份高達27%的降幅影響;抵押貸款的申請數量雖然已經企穩在今年的低點附近,但是并未顯示出反彈的勢頭。而上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增幅超出經濟學家預期,增加了12000人至465000人,這也再次提醒人們美國就業市場的疲軟局面仍未改變。美國經濟正在復蘇之路上掙扎的現狀,讓人們很難相信其對原油的需求會有大的改善。
相比較而言,中國雖然也出現了經濟增速放緩的局面,但是依然是全球原油需求的有力支撐。中國海關總署確認,中國8月份原油進口量達2090萬噸,相當于平均每日進口494萬桶,較上年同期增長13.2%,而相對于7月份的1900萬噸的進口量,也增加了10%。但是,中國出于自身調整結構,淘汰落后產能的需求,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開始放緩,中國GDP的增長從一季度的11.9%回落到二季度的10.3%,而且相當一部分經濟學家認為,三、四季度經濟增速將繼續放緩。因此,來自中國的需求,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無法為油價帶來大幅的提振。
歐洲經濟的復蘇,雖然有時也能讓人眼前一亮,但是其復雜而低效的組織架構,高企不下的失業率,讓人們無法寄以厚望。上周四歐洲公布了兩項經濟數據,其糟糕程度出乎投資者意料,數據顯示愛爾蘭經濟處于萎縮階段,而歐元區企業活動也位于七個月低點。雖然德國的經濟,尤其是出口在一段時間內一直受到包括中國、巴西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旺盛需求的推動,成為整個歐元區經濟增長的領頭羊,但是在西班牙、愛爾蘭、希臘等國的拖累下,歐元區經濟的復蘇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油品庫存壓力暫不會消退
美國的油品庫存依舊保持在歷史高位,其中原油的商業庫存前期雖然已經連續兩周回落,但是最新公布的美國庫存數據顯示,9月17日當周的美國原油庫存環比又增加了97萬桶,達到了3億5834萬桶的高位;而汽油庫存更是回漲了159萬桶,充分體現出美國夏季出游高峰的結束對汽油需求的負面影響。除了航空煤油外,美國的大部分油品周庫存數據環比上漲,位于27年的高位,尤其是柴油及取暖油庫存已經增加至自1981年以來最高水準,對油價的上漲形成了巨大的壓制作用。此外,由于美國的石油煉廠已經開始放緩運作以進行維護,為冬季即將來臨的對取暖油的需求高峰做準備,這使得美國的原油庫存水平在短期內不會受到大幅的削減,從而美國石油高庫存對油價的壓制作用也將在一定時間內得到延續。
寬幅振蕩將成為油價近期的主基調
正如我們前期一直所持的觀點,由于原油自身的金融屬性對基本商品屬性的放大作用,原油供需方面的一個小小的擾動就會導致油價呈現劇烈的波動。這次Enbridge公司輸油管道的泄漏事件所引發的油價上漲及回落就是最好的例證。雖然這次因泄露而暫時關閉的管道的日運輸量有67萬桶,但是對比于全球對原油的約8500萬桶日需求量而言,只占了不到1%的份額。然而,正是這不到1%的擾動,卻造成了油價幅度高達5.29美元,即約7%的振蕩。正如眾多石油交易商所擔憂的,對國際油價有著指導意義的美國WTI合約價格如今已不能準確地顯示國際原油的供需關系。這一方面是由于原油的金融屬性所造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WTI本身作為輕質原油,和全球消費量更大的重質原油相比,基本面還是有些許區別。然而,只要全球宏觀經濟緩慢復蘇的大環境沒有改變,只要WTI原油作為國際油價標志的地位沒有動搖,那么油價短期內動蕩而缺乏規律的走勢將會持續。
綜上所述,由于美國、中國、歐元區經濟復蘇放緩,油價的上漲缺乏基本面的支撐;而美國油品庫存處于歷史性的高位并對油價形成壓力,這種狀況在冬季取暖油需求高峰到來之前不會有明顯改善。原油的金融屬性已經充分顯露,其對油價振蕩的放大作用在近期內將占主導地位。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