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在短短兩個半月時間里累計漲幅超過了20%,期間美聯儲的兩次議息會議成為主導油價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美聯儲啟動了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才使得原油價格走出了兩波快速上揚行情,除此之后,來自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對于原油的旺盛需求也成為油價上行的另一推動因素。進入11月份之后,美聯儲兌現了此前承諾,決定以6000億美元的總量逐步收購國債,進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這也一舉推高了油價。11月11日,NYMEX主力12月合約的期價盤中更是創出近25個月的新高。盡管在隨后的交易日里油價出現了近3美元的下跌,但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受到中國國內貨幣緊縮預期的影響,從而引發了此前獲利了結盤的涌現,不過,在全球原油需求逐步回升、美元走軟以及技術形態走強的大背景下,短期的急速下跌不能改變后期原油振蕩回升的趨勢。
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處于相對較窄的區間內振蕩,這主要是由于全球原油供需基本面大致保持相當。供應方面,金融危機之后OPEC成員國的限產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全球原油的供應,并且,非歐佩克成員國也在原油產量上進行了一定控制。不過我們看到,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在油價不斷攀升的情況下,這些產油國的限產力度逐漸減弱,供應出現了穩步增加的局面。盡管供應在不斷釋放,但油價卻呈現出逐步上行的跡象,這主要得益于全球原油需求的增加。需求方面,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對于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長具有主導作用,在發達國家原油需求難以回升的情況下,作為全球原油消費的第二大國,中國對于原油的旺盛需求支撐著油價不斷攀升,中國近期公布的原油進口量、產量以及加工量數據就驗證了這一事實。盡管最近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原油進口量為1639萬噸,合每日進口386萬桶,較9月份的每日進口567萬桶低32%,且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5%,達到近19個月的最低水平,但是,這主要是由于9月份國內原油進口量達到歷史新高之后,煉油企業開始以庫存進行生產,進而導致10月份進口量大幅下滑。從今年1—10月份的總體數據來看,原油進口量同比還是增長了19.5%。另外,考慮到近期國內出現的柴油荒,年內原油進口量仍將有所回升。
在進口量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國內原油產量保持溫和增長。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國內原油產量達1776萬噸,同比增長8.8%;1—10月份國內原油產量同比增長6.1%,至1.6806億噸。在進口量和國內產量等供應量穩步增長的情況下,國內原油加工量數據可以反映出國內原油整體需求的現狀,10月份國內原油加工量為3704萬噸,相當于每日872萬桶,較上年同期增長12.2%,日加工量達到了歷史新高。另外,今年1—10月份國內原油加工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3.9%,達到3.4795億噸,相當于每日835.5萬桶。隨著冬季的臨近,美國乃至歐洲地區對于取暖油需求的增長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原油需求的增長。因此筆者認為,在全球原油需求回暖的背景下,至少到今年年底,國際原油價格將在獲利了結引發的短暫下跌之后重拾漲勢。
另外,雖然最近幾個交易日美元指數出現了一定反彈,但是,這并不能改變美元中長期走弱的事實?;仡櫧衲暌詠砻涝笖档恼w走勢,不難發現,自年初開始,由于以希臘為首的歐洲國家不斷爆發債務危機,導致投資者不斷拋售歐元進而買入美元,在此作用下,美元在上半年呈現出穩步走高的局面。然而,在歐債危機逐步淡化的情況下,美元指數下半年開始下跌,特別是在美聯儲9月21日的議息會議之后,美元指數形成了破位下行的局面,弱勢格局難以改變。筆者認為,美國之所以放任美元貶值,是因為對于美國來說,這是擺脫貿易和財政雙赤字的有效途徑。由于美元是全球絕大多數國家的儲備貨幣,在美國國內財政高赤字的情況下,美元貶值將導致持有美國債務的國家資產縮水,這無形中減輕了美國的債務總量。另外,美元貶值將導致美國的出口產品更加具有競爭力,出口量的增加將在一定程度上為美國出口企業帶來生機,進而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這將有助于政府解決失業率高企的難題,且能緩解貿易長期高逆差的現狀。因此,近期的美元反彈只能看成是對于前期連續下跌的修正,并不能改變美元中長期走弱的事實,美元走軟將支撐油價進一步走強。
從原油的整體走勢來看,在經歷了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區間振蕩之后,原油出現了突破性的上漲。從技術角度來看,如果區間振蕩的時間持續很久的話,那么,一旦被有效突破,則此前區間的上沿將成為后期的一個重要支撐位。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原油的技術形態較為強勁,這也成為后期油價走強的一個技術面依據。
綜上所述,全球原油需求逐步回升,特別是中國對于原油的旺盛需求將支撐后期油價不斷攀升,同時,美元指數走軟以及原油技術面強勁將限制此輪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幅度,后期油價整體上將保持回調后的拉升局面,振蕩回升將是未來原油市場的主基調。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