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秘書處16日公布的數據,歐佩克市場監督原油一攬子平均價上周達到每桶112.61美元,創下2011年7月最后一周以來的新高,為連續第四周爬升。
地緣政治風險是導致上周國際原油價格走強的主要因素。上月底以來,伊朗多次舉行軍演并數度發出警告,如其石油出口遭受制裁,伊朗將封鎖全球石油運輸戰略咽喉霍爾木茲海峽,導致波斯灣地區局勢劍拔弩張。
市場及原油投資商稱,伊核問題及霍爾木茲海峽形勢的任何緊張化都有可能造成全球原油市場供應短缺。
而上周末,歐債危機再度成為市場關注點。國際主要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13日宣布下調法國等9個歐元區國家的長期信用評級。這一消息重新引燃市場對歐元區經濟滑坡和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停滯甚至逆轉的擔憂,進而影響原油需求預期,對油價形成壓力。
分析師們認為,標普下調歐元區重要國家的信用評級,將可能推動歐元對美元匯率下跌,并引發投資者撤走原油、股市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場的資金。
但也有一些分析并不過分看跌油價。高盛集團在13日發表的報告中預計,由于美國和中國近期傳出積極的經濟消息,原油價格看漲的前景依然存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