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遭受墨西哥灣石油泄漏事件困擾之際,美國政府卻仍未放松對北極海上石油鉆探的關注,而殼牌公司進行鉆探的計劃似乎變得不可避免。《紐約時報》稱,除非環保團體成功發起訴訟,否則殼牌公司今年7月將在阿拉斯加北部海岸鉆探試驗井,加快全球探尋冰凍海洋資源的開發熱潮。
“刀劍之舞”
北極區海上鉆探前景雖然誘人,但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危險。業內專家和美國國家安全官員將阿拉斯加北極地區視為石油生產的一個重要來源,對該地區的開發也許可以減少美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但許多環保者以及阿拉斯加原住民認為,海上鉆探將威脅野生生物和原始海岸線,加重美國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為了取悅環保人士,美國政府推遲了部分石油管道項目,并對發電廠實施了嚴格的空氣標準;同時,為了消除商業界的擔憂,奧巴馬還否決了臭氧標準。
事實上,殼牌公司的北極海上鉆探提議已經花費了7年時間和40億美元,跨越兩屆總統任期。為了克服環保團體的阻礙,安撫因紐特人,消除墨西哥灣石油泄漏的不利影響,殼牌公司在兩條戰線上開展了不間斷的運動。
在最初取悅阿拉斯加原住民失敗后,殼牌公司改變策略,派出專人深入阿拉斯加邊遠村莊,與原住民溝通感情,了解他們的需求,拉攏原住民。此外,公司在華盛頓的努力更具策略性,拋棄了石油陣線的盟友,加入到推動采取更強硬氣候變化應對措施的行列。最終,殼牌公司贏得了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支持。
但美國政府內部也存在著分歧。墨西哥灣石油泄漏調查委員會在2011年敦促奧巴馬對北極區鉆探采取“極為謹慎”的態度。在此后的報告中,該委員會對政府為今夏殼牌鉆探活動所做的準備打了勉強及格的分數,但報告指出,目前尚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清理冰層溢油,且美國海岸警備隊在北極區缺乏足夠的應變能力。
墨西哥灣石油泄漏調查委員會成員之一、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主席弗朗西斯?拜內克(Frances Beinecke)認為,殼牌公司的北冰洋鉆探是“一次無法承受其后果的魯莽賭博”。
然而,奧巴馬卻認為值得冒險,還特別組建了一個機構間小組,幫助殼牌公司通過聯邦機構繁瑣的審查程序。長期以來,奧巴馬將海上鉆探作為能源戰略的一部分,并將其視為應對全球石油供應中斷的保險措施。
無獨有偶,其他石油公司也在排隊等候加入北極區海上鉆探的行列,而最終產量可能達到每天100萬桶原油,超過目前美國國內產量的10%.
在擬議鉆井附近居住的因紐特人中間,開發項目引發了爭論。雖然原住民依賴石油生產獲得就業和稅收,但海洋是當地民眾食品和文化的來源,因紐特人對海上鉆探的影響非常擔心。
曾擔任阿拉斯加州北坡自治區(North Slope Borough)行政長官的因紐皮特人愛德華?伊塔(Edward S. Itta)表示反對。他說:“因紐皮特愛斯基摩人將海洋、陸地和自身視為一體,海洋的命運就是我們的命運。”
伊塔表示,當地人面臨巨大壓力,奧巴馬政府正在強力推動海上鉆探,而北坡自治區則需要更多的石油收入。大多數州支持海上鉆探,如果沒有石油流經阿拉斯加石油管道,管道本身會惡化。
在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之前,殼牌公司就針對三個總統候選人制定了不同的游說計劃。在奧巴馬競選之前,殼牌加入了美國氣候行動合作組織,此舉動讓公司獲得了接近包括總統在內的高層政治人物的機會。
根據政府披露的記錄,殼牌公司聘用了三十多個說客, 2008年其游說活動花費就高達450萬美元,而隨后的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游說花費分別上漲至1020萬美元、1040萬美元和1480萬美元。(1美元約合6.31元人民幣)雖然墨西哥灣石油泄漏事故使殼牌公司的鉆探計劃暫停1年,但殼牌沒有放緩對北極區海上鉆探的游說,在眾多白宮會議上,殼牌一直要求政府做出決定。
一些政府官員表示,在石油泄漏應急預案方面,美國目前仍存在巨大差距,且鉆探對海洋生物的影響還存在許多未知數。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2011年曾敦促奧巴馬否決北極區海上鉆探。但諸多警告并沒有放緩開發的步伐。
在監管機構的督促下,殼牌公司強化了泄漏預防和應急預案,美國政府也加強了北極研究計劃,以更好地了解不斷增加的產業活動對北部海域的影響。然而,盡管環保團體反對海上鉆探,但卻沒有與阿拉斯加北坡居民結成廣泛聯盟,原住民對來自阿拉斯加之外組織的干預也表示不滿。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