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前最受關注的商品期貨產品,原油期貨被普遍認為是國內當前最具國際化商品期貨,全系統建設已經完成,但計價貨幣單位仍未確定。多位國內外業內人士都認為,原油期貨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期貨市場開放和發展,增強我國在國際市場議價能力和定價權。
盡管原油期貨尚在開發之中,但是國內外金融企業已經蠢蠢欲動,紛紛為原油期貨的上市展開前期準備工作,面對即將到來的國際化競爭,我國期貨公司也紛紛海外求經,提升自己的國際化能力。
原油期貨系統建設完成 國際參與者進場方式出爐
來自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消息,原油期貨的系統設計建設已經完成,目前就等相關部門審批開始內部測試。
原油期貨的合約設計整體方針為“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首先建設國際平臺,即廣泛吸引境內外投資,包括石油貿易商、投行、銀行、基金等等,搭建國際平臺,實現原油期貨項目項下的外匯自由兌換。其次,實行凈價交易。由于目前國內的所有價格都是含稅,與國際價格之間缺乏直接可比性,為了遵循國際慣例,原油期貨報價將采用凈價,便于同國際市場比較,便于投機者和套利者計算投資收益。第三,實行保稅交割。在保稅區完成實物交割,在目前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對國內原油市場提供補充渠道,同時通過保稅市場對周邊國家原油進出口市場產生影響,以市場運作反映中國乃至遠東地區的原油供求關系。
“國際化市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國際化的參與者,有了國際參與者的加入,通過市場博弈形成的價格就具有國際性,當量級達到一定程度之后,這種定價權就自動產生了。”中大期貨總經理魯峰表示,原油期貨的國際化重點就是吸引國際交易者參加。
近日,經過國務院修改頒布的新版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條例新修訂重要的方面是為適應推出原油期貨的需要,為境外投資者直接進入中國期貨市場預留了空間。修訂后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符合規定條件的境外機構,可以在期貨交易所從事特定品種的期貨交易。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制定。”
此外,在引入國際參與者的同時,跨境監管則是原油期貨的另一創新。這正如銀河期貨總經理姚廣所言,“我們在市場建設上有著自己的特點,這些不能丟,即便是國際化也是如此。”
事實上,我國現有期貨市場運行的基本框架堅持的一戶一碼制度、保證金制度、限倉制度、實物交割制度、風險控制制度等都是非常具有特點的制度,尤其是保證金制度更受國際金融監管界的關注。
上海期貨交易所能源化工部高級總監陸豐介紹,這些基本原則在原油期貨中得到了保留。原油期貨完全納入我國期貨市場五位一體監管框架下,以保障市場風險得到有效監管,風險可測、可控、可處置。對境外期貨公司和投資者的參與資質及外匯資金、風險管理制訂專門的配套法律和規則細則。
上海期貨交易所對五位一體的具體解釋為:1、對境外客戶也嚴格執行一戶一碼開戶制度、持倉限制制度;積極落實境外投資者實際控制關系賬戶的申報;2、交易所將與國家外匯局、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一起加強對境外投資者的資金監控;3、建立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完善會員和投資者誠信系統;4、在總體保持現有交易、結算、風險控制制度的基礎上,針對境外投資者的風險特質和原油期貨交易的特點,進一步完善相關的風控措施和監查措施;5、與境外期貨監管機構建立多種形式的聯合監管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跨境聯合監管和案件稽查辦法。
計價幣種尚未確定 人民幣美元各有利弊
作為重點建設的國際化商品期貨品種,不僅在于參與者的國際化,合約設計國際化之中,計價貨幣成為業內外熱議的焦點。
“從國際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境外投資者參與的角度上看,使用美元是優先選擇;但從中長期實現該市場的國際定價權看,人民幣的使用更為合理。”全球第二大期貨經紀商新際集團,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經紀商,其亞洲商品交易董事付朋江表示,中國投資者應該要主導這個合約的交易,因為這個市場首先是服務于中國市場。
陸豐介紹,美元和人民幣報價,這兩套系統全部做好準備,結算模式是基于現有的中國結算模式。對非結算貨幣以沖抵保證金的方式使用,例如用人民幣報價,境外投資者不需要將美元換成人民幣,減少大規模外匯兌換的頻率和規模,外匯兌換額度實現凈額度總額控制,如果投資者虧損了,就需要把美元換成相應的虧損,這樣整個交易盈虧總額比保證金的總額小很多,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壓力。
“在外匯兌換原則是采用凈額度總額控制,我們目前跟外匯局反復溝通,也完成整個運作細節的方案設計,”陸豐介紹,目前初步打算每日凈額度50億美元,即如果買入100億美元,賣出150億美元,差額是50億,就不需要再額外申請。
新際集團亞太區能源總監馮正毅表示,在上海期貨交易所設計原油期貨合約過程中,曾多次訪問新際集團,“現在看上去亞太地區的原油價格是參考迪拜市場,但是這個市場很小,每天就是2000多手,但是一旦中國上原油期貨,量肯定很大,現在都沒有人能具體估算出來到底有多大。”
“如果每天都有大量的美元在這個市場上流進流出,某種程度上就變成了變相的外匯交易,”付朋江表示,吸引國外投資者參與就意味著美元資本在這個市場上可以較便捷地匯兌,這個市場量到底有多大,誰都沒有把握。
在國際市場上,由于匯率完全市場化,形成了不同市場之間的連接,原油期貨和匯率期貨之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期貨金融產品,這有利于對沖在原油期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匯率風險。
由于我國執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匯率并未完全由市場決定,這使得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原油期貨在設計中就難以采用相應的匯率產品對匯率風險進行套保或對沖風險。
本土期貨公司海外求經備戰原油期貨
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期貨市場,國內外金融機構,尤其是我國期貨公司將直接面對海外機構的挑戰,我們準備好了嗎?
銀河期貨是我國目前現有4家具有海外股東的期貨公司之一,其外方股東為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我們早在一年前就開始準備原油期貨(交易),RBS在新加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交易席位,我們已經有員工參與到新加坡原油市場的場內交易,還參與RBS交易策略的制定。”姚廣介紹,銀河期貨早已開始布局原油期貨,最大特點就是與RBS合作,派遣人員在倫敦、新加坡等地學習并參與交易。
“我們一直都在關注原油期貨,我們的股東新際集團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統,我們的客戶可以在這一系統內同時進行國內外市場的交易,比如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原油的同時,還能夠交易迪拜或者紐約、倫敦的油,只要成為中信新際的客戶,并同時成為新際的客戶就可以了。”中信新際期貨公司總經理周志彤表示,原油期貨是新際集團在國際市場的業務重點,中信新際和新際組成了聯合研究團隊已經開始工作,同時全球化的商品期貨就必須要有全球化的技術支持,中信新際的交易系統開發已經完成并投入到了實際應用中。
在國際化商品期貨操作方面,有外資背景或者外資股東的期貨公司在經驗、通道、技術方面有著海外先進經驗的支持,但是國內期貨公司也不示弱,本土化的客戶服務、客戶資源、交易策略等等方面也是優勢。
中大期貨總經理魯峰表示,本土期貨公司現在的對外交流頻率已經非常高了,每年都有相關管理、研究、交易團隊前往國外進行學習和交流。國際化的商品期貨到來,客觀上就要求期貨公司在各方面都要國際化,“你能不能擴展國際通道,服務海外客戶,在國際市場立足,這就是像原油期貨這種國際化商品期貨帶來的挑戰。我們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
相比之下,南華期貨是我國第一批獲得在香港設立分公司經營國際業務的期貨公司之一,通過六年的積累,南華期貨對國際市場的原油期貨操作具有一定經驗。南華期貨總經理羅旭峰表示,國際化商品就是要有國際化參與者,南華期貨在香港這些年的經驗對我們將來進入原油期貨非常重要,這種經驗是多方面的,既來自理念、服務方式、服務手段,也來自研究、設計開發產品、IT技術等,這些都可以移植到整個南華期貨內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