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月中旬原油期貨全流程測試展開以來,市場交易已逐漸活躍,到29日,主力合約交易量超過12萬手,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原油期貨是期貨市場上的大品種,一旦合約掛牌上市交易,市場的活躍應不成問題。
據業內人士介紹,與此前僅數家期貨公司參與內部仿真測試不同,上海期貨交易所組織的本輪全流程測試共邀請了30家左右的機構參與,仿真測試環節包括開戶、交易、保證金出入等環節,第一階段測試以人民幣報價,在接下來的階段也將進行美元報價的仿真測試。
“交易所的目的是充分準備好交易系統,一旦確定以某種幣種計價,都可以確保萬無一失。”業內人士指出。
仿真測試合約與此前發布的原油期貨上市草案沒有區別,遠月合約已掛牌到2015年12月份的季月合約,從仿真交易的情況來看,市場交易逐漸趨于活躍。到29日,近月最活躍的3月份合約成交了12.4萬手,次主力4月份合約也成交了近12萬手,持倉則分別達到近10萬手和5萬手。
“從測試的情況來看,原油期貨仿真測試的進展良好,由于在國際市場上原油期貨也是大品種,預計國內上市后市場的交易活躍可期。”分析人士表示。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雖然原油期貨上市的“創新”較多、“突破”較多,但原油期貨的上市基本“萬事俱備、只欠"審批"”。“一方面是原油期貨上市方案經過多年完善,草案基本符合國內市場的情況,而另一方面,隨著紐約、倫敦兩地油價逐漸成為反映區域的基準油價,旨在爭取亞太時區定價基準、與現有定價中心差異競爭的國內原油期貨上市也迎來了一個契機。”分析人士指出。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