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年中,國際油價在美國頁巖油的大肆發展打壓之下,出現2008年以來的又一次暴跌行情,截至今年年初,油價已由去年105美元/桶的高位跌去一半。今年六月,油價在歐佩克和非歐佩克(主要是美國)供給雙增情況下,再次打開下跌通道,8月底有利好消息傳來,空頭回補助長反彈幅度,連續暴漲三日,近日走勢維持震蕩。
IEA(美國能源署)在發布的9月《石油市場月度報告》中指出:低油價之下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產量將減少。認為美國德克薩斯州Eagle Ford和俄羅斯等地區的原油產量將有所下降,2016年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產量將降低57.7美元/桶,為24年來的最大降幅。OPEC也在其月度油市報告中下調2015和2016年的非歐佩克國家原油日均供給量,同時上調2015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原因是OECD地區數據好于預期。這兩份報告對油市總體是利好的,但是在各大投資機構紛紛下調油價預期情況下,從原油的供需平衡角度考慮,目前供給過剩的問題并未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年期之前難尋強烈的上升驅動。
OPEC八月份的原油產量再次增加,繼續超配額生產,達到3154萬桶/天,美國原油產量仍然維持高位,除非OPEC主動限產或者美國頁巖油廠商抵抗不了長期以來的低油價選擇減產,否則油價在煉廠檢修季結束,取暖季來臨之前都難以獲得明顯利好支撐,但是現在國際原油的相對價格已經較低,四季度或維持低位弱勢震蕩,但是一旦出現宏觀面的打擊,很有可能再次探底。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