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間,他由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為一名受人尊重的老站長;八年間,他把一個月銷40噸的水上小站打造成如今有著良好口碑、月銷300噸的水上加油站。他,就是浙江銷售舟山分公司冊子水上站站長王追苗。
服務,以心換心
冊子加油站的主要客戶就是運輸船.如何與船員們長期保持良好的關系,王追苗有自己的服務秘訣。
“王師傅,晚上11點我們來站加油啊。”這樣的預約電話,王追苗一天能接到好幾個。每次接完電話,他就開始忙起來,看潮水,理管線,查看計量表……做好加油前的一切準備。
王追苗對冊子島的潮汐熟記于心。他有一個筆記本,里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哪艘船在什么潮位容易擱淺,哪艘船停在什么區域最穩妥……要碰上小潮汛,他會提前告訴要來加油的船長,什么時候過來加油最合適。
八年間,王追苗珍惜每一位來之不易的客戶,一直堅持“365天,24小時”的全天候服務。實現了“寧讓人等船,不讓船等人”的承諾。
市場,從小到大
采石場是冊子當地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采石場、運輸船、加油站由此結成了一個產業鏈,在水道里來來往往的運輸船成了海上加油站、個體油船競爭的對象。
面對日趨激烈的水上燃油市場,王追苗意識到墨守成規等于坐以待斃,必須“走出去”。
他利用業余時間,拜訪老顧客,仔細聽取顧客的意見和建議,通過真誠的溝通穩定原來的客戶群。他還利用自己在當地的人脈資源,努力“走出去”,開始找機會與船主們主動溝通,從拉家常,到承諾保質保量加油,王追苗的實在打動了船主,紛紛嘗試前來買油。
說起這幾年冊子站逐年增加的銷售量,王追苗感慨道:“沒有中國石油這塊金字招牌,我哪有底氣和別人談呢。”
管理,做好“當家人”
在王追苗的桌上,放著中油股份公司內部管理手冊,王追苗說:“我是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人,但我知道這些制度是我們加油站的‘法律’,一定要執行好。”為彌補自己在這方面的缺陷,年過半百的他加強學習,熟悉各種規章制度。多年來,冊子站計量工作、成品油進出罐的質量、數量都做到嚴格驗收。各種票據、報表日結日清,賬賬相符,交接貨款及時、準確。站里的各種設備,都有序擺放,維護保養得當。8年來,冊子站沒發生一起失竊、失火事件。“我把加油站當成自己的家,沒有把站管理好,就是我這個‘家長’的失職。”王追苗樸實地表達著自己的感情。
擔任站長以來,王追苗從沒有休過一天年假,守著這個偏僻的海島小站足足8年。他沒有令人艷羨的薪資,也沒有令人仰慕的地位,在平凡的崗位,王追苗用最樸實的心態、最執著的熱愛,始終如一地守護著這個海邊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