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川氣工程打造成“生態工程”品牌,是集團公司對川東北勘探施工的要求。勘探南方公司按總部要求積極貫徹落實環保措施,為強化鉆中、鉆后廢棄物、試油(氣)廢棄物的治理,在川東北探區加大環保管理力度,規范環保治理工作,制訂出臺了《川東北環保管理辦法》,并對環保治理工程項目實行公開招投標,引入競爭機制,強化治理過程監管,確保治理效果。
5月20日,川東北探區第一批環保治理項目普光12井等20口鉆井、試氣井,由10個標段組成,公開招標,8家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應邀參加投標。在第一輪角逐中,三家單位成功中標4個標段的8口井。勘探南方公司前指隨即著手組織了剩下6個標段12口井第二輪招標工作。川氣工程黨工委、勘探南方公司前指、鉆井和試氣施工單位等相關人員組成招投標組委會和評標委員會,制訂了環保治理工程管理辦法、評標辦法、評分細則。堅持“三公”原則和規范化管理程序評標,當場宣布中標單位。
川東北探區鉆井作業、試(油)氣作業廢棄物無害化治理標準高,鉆中(空氣鉆巖屑、泡沫、廢水)、鉆后廢棄物(廢水、儲備漿、固體廢棄物)、試油(氣)廢棄物(廢水、地層水、酸化殘液)等的無害化治理,廢水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排放標準,固體廢棄物固化達到《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標準,其浸出液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排放標準。
項目執行嚴格的監管制度。治理單位無害化治理設計須報勘探南方公司前指審批,報地方環保部門備案。施工過程接受川氣工程黨工委、勘探南方公司前指、指定的第三方環境監測機構、甲方(鉆井、試氣施工單位)、地方環保部門等的檢查、監測、監督。治理完成,在通過地方環保主管部門驗收后,再由勘探南方公司前指和施工單位共同進行竣工驗收。
治理項目的高標準對施工隊伍資質提出高要求。甲方對施工單位資格進行嚴格審查。投標單位須具有川氣工程黨工委頒發的市場準入證和勘探南方公司核發的安全資格證。在評標時,勘探南方公司對照市場準入證、安全資質證,認真核查隊伍、設備等軟硬件達標情況。
招投標過程和標書內容統一規范。投標單位收到招標文件后,在規定期限內回函,明確提出是否投標和投標標段。每個投標單位最多可允許中標3個標段。一個標段少于3個治理單位投標,視為無效,將再進行一輪招投標。標書內容包括治理單位營運、準入、安全等資質,治理工藝技術方案,設備性能情況,處理劑的品種及數量,報價,參與施工的主要人員崗位資質、素質、進度計劃、質量保證措施等。環保治理競爭機制的形成,為打造川氣工程 “生態工程”品牌注入了活力。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