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從天津市大港油田集團公司獲悉,從大港石化延伸至大港油田集團石油化工公司的瓦斯氣輸送管道,于日前建成并試壓后成功投入使用,運行平穩。至此,大港油田集團公司積極攜手大港石化公司成功架設了兩條“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物質循環流動鏈,成為發展化工產業鏈的綠色通道。
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形勢,大港油田集團公司和大港石化公司,緊抓大港石化公司建設大型煉化基地的有利機遇,以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安全平穩、清潔、節約發展為宗旨,積極發展延伸產業鏈,著力改變粗放型增長方式,全面實施循環經濟戰略。近年來,大港油田集團公司充分利用上游石化公司副產品資源,初步形成了以石油焦、丙烯等為原料的石油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以利用瓦斯氣、蒸汽等副產品、廢棄物發展能源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兩條產業鏈。他們瞄準石油焦、丙烯、煉廠干氣等產品深加工的發展空間,把大港石化產品資源作為發展產業鏈依托,專門成立了石油化工公司,向精細加工尋求突破,并先后與石化公司簽署了供應石油焦和丙烯的戰略協議。截至目前,該集團公司年20萬噸煅燒焦生產線已經形成,兩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第一條循環經濟產業鏈的應用,不僅解決了大港油田集團公司石油焦露天堆放,散戶零售的問題,而且形成了大港品牌的優質煅燒焦,產品遠銷海外市場,成為大港油田集團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第二條循環經濟產業鏈,是大港石化公司將夏季放火燒掉的富余瓦斯氣,提供給化工公司作為煅燒焦的燃料加以回收利用。按照煅燒焦裝置日用氣1萬方計算,每年夏季可節約912萬方天然氣。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