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記者從中石化獲悉,該公司股東大會已批準公司發行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共計300億元。原募集資金用途中的為勝利油田重點產能建設項目以及塔河油田新區原油產能建設項目被調整掉,其中200億元將用于川氣東送工程。
“天然氣市場空間還很大,目前中石化在突出優勢產業,拓展新興產業市場份額。”中石化一研究人士表示。而中國能源網CIO韓曉平表示,中石化集中資金全力建設川氣東送工程,有利于其盡快完工。
川氣東送項目背后
川氣東送工程項目主要由普光氣田開發、天然氣凈化廠和川氣東送管道三部分組成。
據了解,川氣東送項目批復總投資為626.76億元,而項目資金主要來源于中石化的自有資金250.7億元和此次債券發行募集資金200億元,剩下部分中石化將通過其他融資方式解決。
11月20日,記者從中石化石油工程西南有限公司四川鉆井分公司獲悉,繼在川西新場構造上成功鉆獲高產天然氣井深井新851井、新856井后,又一次在川西新場構造上鉆獲兩口深井高產工業天然氣井。
這意味著中石化普光氣田儲備數字的進一步擴大。據中石化透露,普光氣田探明儲量為3560億立方米。該氣田天然氣產量到2010年有望達到120億-150億立方米,屆時,占中國天然氣總輸量1/5的天然氣流將沿著它一路輸往長三角。
支點四川與中石油奪天下
實際上,不管是石油還是天然氣,在上游勘探開發領域,中石油都占有絕對的優勢。以四川地區為例,中石油在該地區的天然氣產量超過120億立方米/年,而中石化至今的年產量剛剛達到30億立方米。中石油在我國天然氣市場中占有主導地位,還體現在其密布的天然氣骨干管網,目前在西北、西南、華北、華中和長江三角洲地區都已形成了區域天然氣供應網絡。
但中石化2006年在四川發現普光氣田取得海相深層天然氣勘探的突破,卻成為中石化大規模進軍天然氣市場的一個支點,一舉撬動了中石油在天然氣市場尤其是在四川地區的壟斷地位。
但已經擁有了西氣東輸工程的中石油,嘗到甜頭后,一邊籌劃著建設第二、三個西氣東輸工程,一邊加大在四川的勘探力度。日前,在以普光氣田為標桿也在位于嘉陵江畔的儀隴縣立山鎮,中石油發現了海相深層天然氣田龍崗氣田,具體儲量尚未落實,但預計到2010年時將每年將生產天然氣100億立方米。
2007年9月,考慮到高含硫氣田的開發工程安全,中石油將羅家寨、鐵山坡、渡口河三個高含硫氣田交給美國雪佛龍石油公司開發。
事實上,真正的戰線在下游天然氣市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加緊對天然氣上游資源的開發無非是對下游市場競爭提供資源保障。
而中石化和中石油在四川天然氣市場的開采賽跑,則決定了其未來這一氣源的供應先機。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