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2月28日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管道運輸公司召開的事故分析會上獲悉,“12·24”原油管道泄漏事故搶險及時,未對環境造成大面積污染,管線已恢復正常運行。目前,當地公安部門已成立專案組追查盜油不法分子。
據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12月24日凌晨,延長石油集團管道運輸公司所屬的定邊至靖邊輸油管線被人為打孔盜油,造成200噸左右原油泄漏。當日6時許接到巡線人員報告后,管道運輸公司輸油一處及公司應急搶險中心、保衛、安全等部門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組織當地村民用蛇皮袋將漏油裝起來,送往當地環保部門指定的處理廠進行回收利用,并清理被污染的土地。在5個小時內,修復了被打孔的管線,當日下午管道恢復正常運行。由于搶險及時,加上天氣寒冷,泄漏的原油凝結成為固態,大部分沒有滲透,未對環境造成大面積污染,事故也未造成人員傷亡。
經過調查,偷盜人員在輸油管道上安裝了閥門,由于管道壓力較大,安裝的閥門承受不住輸油管道的壓力,致使原油泄漏。目前,靖邊縣公安局已成立專案組,延長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緊密配合,追查疑犯,盡快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延長石油管道運輸公司所轄石油管線長約1471千米,覆蓋三秦大地,基本實現了油品輸送管網化。其中,陜北地區地廣人稀,極易被犯罪分子鉆空子發生盜油事件。當前油價高位運行,不法之徒為謀取暴利,不惜鋌而走險,管線安全面臨挑戰。該公司負責人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巡線管理,增加巡線人員,加大巡線密度,尤其是在重點地段以及節假日、夜間等時段,不定時查護。同時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發揮SCADA系統和在線檢漏系統的作用,及時發現問題,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確保管道輸油安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