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距離上次成品油價格上調剛滿一整月,國內成品油調價的兩個必要條件“22個工作日”和“三地原油變化率突破±4%”再次具備,新一輪成品油上調窗口再度打開。但市場分析師們認為,因正值“兩會”召開期間,本輪調價或推遲到兩會結束后的3月中下旬再兌現。而“兩會”后是否調價,將取決于3月8日后一周的國際油價走勢。由于漲價預期較濃,中石油、中石化也在部分地區出現惜售心態,開始縮緊成品油資源供應。
統計數據顯示,歷年以來發改委鮮有在3月份調整成品油價格,新定價機制執行以來只有2009年3月25日對油品價格進行了調整,調整幅度分別為汽油上調290元/噸,柴油上調180元/噸。同時,3月份之后國內春耕即將展開,為保障農業用油需求,一季度國內調價次數也相對較少。
據了解,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左右。成品油價格的調整在提高了國內運輸行業成本的同時,也會相應地提高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但有行業分析數據顯示,成品油在CPI中所占的權重只有0.5%左右,短期來看成品油價的調整對國內經濟影響相對較小。市場普遍預期,本輪調價或將延后,調整幅度或會出現相應縮減。
但是3月份之后國內主營煉廠即將進入檢修高峰期,統計數據顯示,3月份國內主營煉廠有2500萬噸的一次加工能力處于檢修期,4月份這一數值將增長至4950萬噸,5月份也有2900萬噸的加工能力處于檢修期。倘若本次發改委調價繼續延后,或者調價幅度較小,在原油連連上漲、煉油成本高企的背景下,主營煉廠加工能力或將出現進一步縮小,后期市場整體資源供應或將再次出現緊張態勢。
能源分析師認為: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員表示,2012年將完善成品油價格改革,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在新的定價機制正式推出之前,只要“22天+4%”的條件能夠滿足,國內市場便會出現相應的調價預期。在汽柴油終端需求逐漸增加和市場看漲預期漸濃的情況下,貿易商可能會適量購進庫存,以應對后期可能出現的資源緊張局面。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