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季度,中經石油產業景氣指數已連續6個季度低于100點,回落態勢基本確立;重要指標中,4個指標較上季度有所下降。這些變化凸顯了產業內部的結構性問題,呼喚著產業轉型升級的進一步推進。
首先,國際油價高企與原油產量增速下滑顯示石油開采業進入攻堅非常規資源的新階段。一季度,石油產業生產合成指數繼續呈現回落走勢。其中,天然原油產量同比下降0.1%,盡管降幅比上季度有所收窄,但這出現在國際油價延續2011年上升態勢,特別是2月份價格上漲較為明顯的條件下,凸顯了國內原油生產增長乏力的現狀。
目前,國內已開發的主力油田穩產難度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未投入開發的探明原油儲量和有待探明的原油儲量,絕大多數屬于難動用儲量,開發投資和生產成本較高。但另一方面,僅從地下資源看,未開發和未探明的新油田特別是非常規石油資源,還有很大的增產潛力。要實現原油生產穩定增長,必須大力推進技術和管理創新,走出一條有效開發利用老油田剩余儲量和非常規石油資源的新路,促進原油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一季度,汽油、煤油和柴油產量同比增速均較上季度明顯加快,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屢創新高,但石油產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8.5%,石油產業企業虧損面和虧損總額均有上升。虧損企業集中在煉油加工業,特別是中小型煉廠。
我國煉油行業產業集中度偏低,一大批中小煉油企業多屬燃料型企業,裝置規模小,能耗高,資源利用率低,面對原油價格節節攀升,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甚至出現大面積虧損,面臨空前的生存危機。
煉油加工行業必須打破地區分割,引導社會投資參與中小煉廠的重組整合和技術改造,盡快提高煉油企業的經濟規模,延長產業鏈、增產化工產品。同時,應當高度關注國內煉油加工總能力與社會總需求的協調平衡,嚴防出現大規模的產能過剩。
再次,在需求剛性增長的同時,石油固定資產投資持續疲軟引人深思。一季度,中經石油產業景氣指數和剔除隨機因素后的石油產業景氣指數兩條曲線均是下行態勢,特別是剔除隨機因素的景氣指數有加速回落的態勢,表明企業內在增長動能進一步減弱。這突出反映在石油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延續低位盤整態勢。
盡管目前我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經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對石油需求的增長雖有所波動,但剛性增長趨勢不會改變。
但是,在消費需求繼續增長的同時,石油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卻明顯回落,這令人深思。目前暫時出現的投資增幅持續回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家對未來行業發展風險的擔憂,其中最大的風險很可能是國際油價的大起大落。在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5%,且將繼續增加的情況下,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將給石油產業投資帶來巨大風險。為此,建議政府加快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建設,加快完善和發展我國石油期貨市場,早日形成準確反映國內石油供需關系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原油、成品油價格機制,穩定國內市場,切實降低國際油價不正常波動給國內產業帶來的沖擊和投資風險。(彭元正 中國石油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